4.在工作中提高号召力,可能关乎您的政绩 因为能不能讲出水平、讲出效果,影响到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和政治亲和力。可以说,号召力和讲话水平成正比,讲话水平高,鼓动性和号召力强,就会极大地鼓舞人,调动听众积极性,进而影响您的工作成效。反之,如果讲话乏味,没人爱听,空话套话多,号召力就差,这样的讲话不如不讲。“白圭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不可为。”空话讲多了,大家就会对这个人有看法,在您的周围就会容易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种心浮气躁、好大喜功的人和事就会有市场。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官僚主义的风气,以致影响您的政绩。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说家,他就是善于针对不同的讲话对象,采用不同的讲话风格,或幽默风趣,或高亢激昂,或像涓涓细流,滋润心田,或像黄河巨浪,催人奋进。其伟大的革命思想,正是通过他无数次出色的演讲,感染和教育着每一个人,形成了极强的感召力。 还看薄熙来,他的讲话,感召力很强,他不仅善于把自己全部的智与力、光与热、情与爱无私奉献给大连百姓,而且他的谈吐充满睿智幽默的独特魅力,能吸引和感召众多的人团结在他的周围,卖力地去工作,去创造财富。这种高超的讲话艺术,确实值得我们很多基层领导干部学习。 这里,提供一则关于语言魅力的优秀短文,供您一阅。 例文赏析 语言的魅力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这天下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了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盲老叹息地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 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开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情况。盲老人笑着回答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有非常浓厚的情感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中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