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贵〕敬辞,在公文中称呼对方,如“贵厂”、“贵局”,以示尊敬。 32.〔例〕“照成规进行”等。 〔例行〕按照惯例履行办理。如:“例行公事”、“例行报告”等。 〔例外〕在一般规定之外。例:关于整顿清理公司的决定,适于各个地区、单位,无一例外地都要认真贯彻执行。 33.〔了〕助词,公文中多用带“了”的句式,以此表示某项事情的完成时态。“了”还包含“结束”、“明白”的意思。 〔了结〕结束了。 〔了解〕调查打听。例:要深人下去,详细了解事情的来胧去脉,以防判断有误。 34.〔临〕临时、到来。 〔莅临〕来临。例:欢迎您莅临现场指导。 〔光临〕尊敬的宾客来到。 35.〔令〕“命令”、“使”的意思。 36.〔明〕“明白”、“公开”等意思。 〔明文〕明确的文字。例:严禁挥霍公款到处旅游,这在中央的文件中已有明文规定。 〔明令取缔〕公开发布了取缔的命令或要求。例:对黄色书刊,政府早已明令取缔。 37.〔名〕名字、名称、名声。 38.〔拟〕打算、草拟、起草。 〔拟于〕“打算在”的意思。例:拟于本月下旬召开全市增产节约动员大会,望各区、县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拟定〕草拟、制定。“拟定”与“拟订”的区别主要有三:一是前者适于宏观方面的问题,后者适于微观方面的事宜;二是前者适于大的场合,后者适于具体场合;三是前者不仅含草拟,还含有定局的意思,后者主要指草拟,不含有定局的意思。 〔拟议〕草拟、事先的考虑。例:我厂今年工作计划正在拟议之中,不久即可定局下达。 39.〔批〕主要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来文、工作所表达的文字意见。 〔批示〕对下级报送的报告、计划等非请求性文件所作的文字批注。例:你局关于加强税收工作的情况报告,专署领导阅后已作了正式批示。 〔批转〕对下级报送的请示、报告等文件,认为具有普遍参考或执行意义,从而加注文字批注后转发给所属单位。 〔批驳〕不同意下级的意见。主要表现为明文批注不同意。例:关于新建“渤海大厦”一事,业经市政府批驳,原计划应予撤销。 〔批语〕批示文件的话。 〔批阅〕对下级报送的文件进行阅看、审批。 40.〔启〕打开、开始的意思等。 〔启用〕开始使用。例:从即日起启用新的印章。 〔启示〕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启示不是文种,不能把“启事”说成是“启示”。启事是一个文种,是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张贴墙壁上的书面材料。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