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理相融 “理”清才能服人,才能得到上级的批准。要着重分析说明请求批准的理由与依据,理由与依据越充分,上级批准支持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讲道理是请示能否批准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同时人是情感动物,上级机关作为请示行文的对象,同时作为请示行文的受体,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各种“情”,因此若能用事实中的困难中的“情”来打动上级,再加上“理”的清楚阐述,情理相融,则将达到如虎添翼的效果,必将为达成请示行文目的做坚实的基础。应用事实说话做到情理结合,情理并重,实事求是,这样不仅符合请示公文写作的真实性原则,同时也易达到请示行文的目的。 五、审时度势 把握事态发展的时机,适时采用一定的策略,在充分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将事态的严重性程度加强几分色彩,将不良的严重后果叙述充分,充分拓宽思路,将事件所波及的范围扩大,给上级以不批准请示事项,及时解决所请示的事项,便会产生一发不可收拾的严重局面,给上级机关以强烈的危机感,为请示的突破奠定一个稳固的心理基础,最终突破主送机关的心理防线,为请示的批复作铺垫。 综上所述,无论是请示写作也好,还是其他公文写作也罢,都需要采用一定的写作策略。古代的文人就已经开始懂得采用一定的写作策略来达到说服上级的目的,如:西晋时李密的《陈情表》,它的成功就在于恰当地采用了一定的写作策略,如:以弱动人、以颂求人等等。从而为上级同意下级的请求作铺垫,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请示的目的。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