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型??不作任何调查研究,不作任何采访,就先定下主题思想,尔后到部队找适合该主题思想的例子,即平时人们所说的“在家定主题,出门找例子,关门写稿子”。这种现象,是从认识出发,到实践,然后再回到认识,违背了新闻采写的基本原则,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写出的稿子要么脱离新闻事实,要么因新闻事实不典型缺少说服力,因而不可能反映出新闻事实的本质。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某项教育刚刚展开,马上就有反映这项教育成果的稿件飞往报社。这些成果也许是存在的,但肯定不是因搞了这项教育才取得的,有些成果甚至在没搞教育前就已经取得了。 拔高型??就是不顾新闻事实固有的承载能力,将主题思想人为地拔高。似乎不这样,显不出作者的认识高度,体现不出作者的提炼主题的“本领”。新闻主题来源于新闻事实,但也要通过新闻事实来展现。对于记者、通讯员来说,遇到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应该提高认识高度,揭示事实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蕴藏于事实内部的本质性东西,但这并不是说可以随意拔高。提高认识高度与随意拔高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立足于新闻事实本身。从新闻事实本身出发,深刻认识新闻事实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是提高认识高度;脱离事实本身,一味将某种不属于新闻事实或与新闻事实不吻合的观点,强加于新闻事实,就属于拔高了。 孤立型??表达新闻事实,要着眼回答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新闻事实时,不能仅局限于新闻事实本身,而应将其放在社会大背景里去思考、去观察、去分析。只有这样,我们对新闻事实的认识才会更全面、更科学,才可能发现新闻事实中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不能将新闻事实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得出的观点尽管也可能完全出自新闻事实,但由于忽视了时间的特定性和内容的普遍性,很难确保主题思想的正确。比如,作为精神文明重要内容的双拥共建活动,在平时宣传很有必要,但放在非典疫情流行时宣传,就得有所选择,注意分寸的把握了。 游移型??是指主题思想与新闻事实的关系处在一个似有似无、 似是而非的游移状态。在主题思想的表达中,具体体现在一会儿与新闻事实贴近,一会儿与新闻事实背离,不能从根本上完全反映新闻事实内在的必然联系,揭示新闻事实内在的主要矛盾。 离异型??是指完全背离新闻事实的一种主题表达形式。在这种表达过程中,常常出现新闻事实叙述的是一回事,主题思想表达的则是另一回事。主题思想与新闻事实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这样的主题思想带有生硬的强制性,读者很难接受,也根本谈不上什么宣传效果。 谬误型??主题思想的内容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符合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闻事实不具普遍性,得出的观点难免出现偏激;二是作者对新闻事实内在关系的认识不科学,要么抓住了次要矛盾,忽视了主要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在关系;要么只抓住了矛盾的次要方面,忽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反映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 借助新闻事实的矛盾关系揭示主题,确保主题思想的鲜明性 一篇新闻作品的主题思想能否很容易地被读者感知,并被读者所接受,很重要的是看其主题思想是否鲜明。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把主题提炼得很集中,并充分利用新闻事实的各种矛盾关系,通过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充分表达新闻主题。 一、通过强化新闻事实的典型性表达主题 同样一件新闻事实,会因侧重点的不同、叙述方式的不同,表达出不同的主题内容。比如《一份报告审了三年 作风一变半天解决》这篇消息,反映的是机关工作作风问题,在叙述时就重点写了机关为一份战士的评残报告来回扯皮的典型事实,像“评残报告”、“拖了三年”、“开始说没见到,后来在这位军务参谋办公桌的抽屉里找到”等典型事实,既突出了主题,也增强了稿件的说服力。新闻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哪些事情该写?哪些事情不该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其实,这些都要看与主题思想的关系程度。要看什么样的事实最典型、什么样的事情和表达方式对表现主题最有利。 二、通过新闻事实的矛盾冲突中抖出主题 新闻事实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主题,但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地方,应是新闻事实内部的矛盾交锋处。在这里,矛盾的焦点最集中,是与非的交锋最激烈,主题思想的表现最充分。消息《六连用了13年的笼屉喜“退役”》一稿,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六连一套笼屉破了补、坏了修,一下用了13年。从实际效果看,再修再补其费用比买一套新笼屉还多,而且用起来也不如新的方便,好像应该放弃;从教育意义上看,六连是一个先进连队,艰苦奋斗一直是连队的光荣传统,笼屉本身也是连队开展传统教育的一个实物,似乎又应该保留。随着为啥用了13年?该换不该换?换了会不会丢掉连队的传统?等焦点问题的一一显露,作品的主题思想也在若隐若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有解决这些问题,事情才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连队经过讨论,明白了笼屉换不换,是个消费观问题;传统丢不丢,是个思想认识问题。不能为了保持发扬传统就抱残守缺。澄清认识后,笼屉换了,但艰苦奋斗的传统仍然在继续保持和发扬着。事实说清了,主题思想也就表达明白了。 矛盾冲突过程对展现主题极为有利,但发现、认识和了解这个过程毕竟又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我们认真地调查、思考和辨析,付出艰苦的劳动。所以,有些同志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习惯于回避矛盾,或者将复杂的矛盾简单化,这样做虽然省事省心,却违背了新闻事实内在的发展规律,也丧失了展现主题的良好机会。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