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虚”题,就是力求“虚”中有实,切忌空泛议论。由于一些“虚”的题目内容比较抽象,没有更多的素材,而且多是老生常谈,因此写起来比较困难。要把“虚”题写实,应注意三点:一是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充实内容。比如分析经济形势,就要把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写出来,而且要用一些数据说明有利条件的可信度和制约因素的程度。二是用一些新的情况作为例证,避免和克服过去已经用过的内容。比如我们在写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转变工作作风”一题时,把开展“满意在基层”活动和设立“市长基金”等内容都写进来,既新又实,还有可操作性。三是用一些要求性的语言。比如写“加强领导”、“振奋精神”、“强化服务”这一类的题目,就可以把各级政府怎样做、主管部门怎样做、领导干部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等比较实在的内容写到讲话稿中,就可以收到“虚”而不空的效果。 四、要博采众长,善于集中群众智慧 要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领导讲话稿,与秘书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有直接关系。不同层次、不同单位的秘书人员写出的讲话稿无论从写作技巧、结构布局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各有所长。因此,从主观上往往不愿意接受外界好的东西,不注意从他人的长处中吸取营养。实践证明,要提高讲话材料的写作水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用其所长,弃我所短,而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形成的“路子”,“一条道走到底”。近几年我们起草的领导讲话稿,在写作技巧、结构布局等方面都借鉴了许多外地经验,从而拓宽了秘书人员的思路,业务能力也有所提高。要博采众长,弥补自我。应注意这样几点:一是注意学习上级领导人的讲话,从中掌握方针政策和法规。二是注意从横向交流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借鉴写作技巧。三是要博览群书。古今中外的书籍要力争多看一些,拓宽知识面,以弥补“书到用时方恨少”之不足。 领导干部讲话稿的写作 领导干部在履行职务的各种活动中,往往要面对特定的听众讲话,这既是领导开展工作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干部履行职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讲话水平的高低,与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大小密切相关,所以必须引起这类讲话稿写作者足够的重视。实践经验表明,写作领导干部讲话稿应当突出以下“八性”。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