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出变化。解决老生常谈、重复较多的问题,基本方法是注意变化,在变化中出新。一是在结构方式上变。同样的内容有多种结构方式,结构上变化了,内容的重复感就会减轻一些。二是在内容重点上变。就是阐述问题的角度可以变一变。同一个问题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讲不同的重点。比如,抓落实的问题,是领导讲话反复强调的,要出新就得变化论述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我们写这个问题,有的讲这样几层:①要端正指导思想;②要振奋革命精神;③要转变领导作风;④要改进工作方法。这是讲抓落实的一般要求。有的讲这样几层:①要扑下身子抓落实;②要突出重点抓落实;③要盯着问题抓落实。这是讲抓落实的方法。有的讲这样几层:①要有良好精神状态;②要完善工作责任制;③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这是从抓落实的条件来阐述总是的。还有讲这样几层:①要解决做工作图出名挂号的问题,坚持一切从有利于全院的全面建设出发;②要解决藏忧护短的问题,在勇于指出矛盾、解决问题中推进工作;③要解决工作漂浮、不艰苦的问题,提倡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④要解决机关活动多、效果差的问题,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这是从抓落实存在问题的角度进行阐述的。本文由老秘网推荐,这说明同样一个问题,角度变化一下,内容上就区别开了。三是行文思路上变。就是在阐述总是的过程中,抓住不同内容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思路来写,不要都先讲重要性,再讲实际情况怎么样,再提几点要求。比如,讲用特色理论武装头脑的问题,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定信念,二是加深理解,三是学以致用。信念问题要着重讲特色理论的科学性,并把它同我们党的理论指导上的一贯性联系起来。运用问题着重从理论上讲清重要性,再提出如何运用的要求。这样,在行文上错落有致,使人不感到雷同。四是表述方法上变。同样的内容有多种表述方法,变化一下,就能写出不同的稿子。比如,最近几年写关于机关建设问题的讲话比较多。同样是讲机关建设的重要性,同样是分认清形势、经济建设需要、履行职能和自身状况四个方面来写,可以有不同写法。第一次我们写的是:①加强机关建设,是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②加强机关建设,是适应未来**建设的需要;③加强机关建设,是做好新时期**建设的需要;④加强机关建设,是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需要。第二次写的是:①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加强机关建设势在必行;②从适应未来**建设的要求看,加强机关建设至关重要;③从做好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看,加强机关建设任务艰巨;④从**队伍的现状看,加强机关建设十分紧迫。第三次写的是:①要认清国际战略形势的新变化,迎接**的挑战;②要关注世界**领域的新发展,迎接**革命的挑战;③要适应**跨世纪发展的新要求,迎接艰巨任务的挑战;④要研究机关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迎接复杂环境的挑战。这几种写法内容基本一致,但在表述方法上有所不同,第一种是“四个需要”,第二种是“四从四看”,第三种是“四新四挑战”。如果每次都写一样的话,恐怕稿子很难通过。尤其是为同一领导写同一题目的讲话,就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鼓动性是实现领导讲话目的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强大的鼓动性,才能激发人们的热情,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满情信心地贯彻落实,因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实现理想的效果。如果一篇讲话毫无生气、毫无活力、毫无鼓动性,大家听后无动于衷,也就不可能产生贯彻落实的内在兴趣,因而,也就无法收到好的效果。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鼓动性也是讲话的生命所在。那么,怎样才能具有鼓动性呢?
(二)要切实可行。一是工作任务要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便于执行和检查。二是指标要求要积极稳妥。积极,就是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倘若轻而易举,便无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稳妥,就是不能图形式、赶浪头,一味地追求高指标、高速度,而必须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倘若毫无完成的可能性,也同样只能挫伤人们的积极性。三是工作措施要符合实际,充分地考虑到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因素,切实适应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并进而响应号召、积极落实。
(四)要以理服人。追求领导讲话的鼓动性,必须坚持以理服人,而不能以势压人。实践证明,靠高嗓门唬人,靠大帽子压人,靠盛气凌人,最终都无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只能引起人们的反感。只有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精神,用心把道理讲实、讲清、讲深、讲透,才能使听众和读者心服口服,发生共鸣,产生贯彻落实的热情和渴望,并进而把领导的要求变成自觉的行动。所以,起草领导讲话,必须把劲用在说理上,而不能用在“嗓门”上。
(六)要语言生动。语言生动也是增强领导讲话鼓动性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已在前面有所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