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摆正位置。前面我们提过,起草领导讲话和写作一般文章不同。写作一般文章是立自己之言,起草领导讲话是代领导拟言,这个位置一定要摆正。在具体起草过程中,要注意三点:其一,既然是代领导拟言,那么,在起草文稿的过程中,作者就要大胆地进入角色,敢于以“领导”自居,不能总想着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参谋,而应该想着我现在就是“领导”。只有敢于以“领导”的身份出现,才可能写出领导的性格。其二,既然是代领导拟言,那么,就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全局的高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倘若是专对某一方面工作的关系,注意分析和把握这一方面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站在全局的高度来阐述这方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安排这方面工作的任务和措施,避免讲什么就只想什么、讲什么就只顾什么、讲什么就说什么无比重要的毛病。这样写出的讲话,才能站得高、管得宽、既有专题性,又有全局性。其三,既然是代领导拟言,就要反映领导的思想和意图,不能随心所欲、自作主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能颠倒位置,以“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领导。当自己的观点和领导的意图发生分歧时,应当先提出有理有据的建议,供领导参考,最后按领导定夺的意见办。总之,起草人必须摆正自己和领导的位置。这是写出领导性格、适应领导口味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领导。要写出领导性格,就必须熟悉领导。要熟悉领导,就必须研究领导。其一,要研究领导的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习惯与特长,有的长于逻辑思维,有的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喜欢条分缕析,有的喜欢概括综合。代谁起草讲话稿,就要注意研究谁的思维,熟悉谁的思维,以便于在运用材料、分析和说明总是时与之相适应。其二,要研究领导的思想。领导的思想观点和工作主张,是起草讲稿的重要依据,要注意研究和积累。途径有三:一是在日常交往和会议发言中,要注意积累和思考领导的口头语言,从中了解领导的思想和主张,并逐步掌握其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二是要注意研究领导的讲话及其起草或个性的其它文稿,从中去体会领导的思路和观点;三是要注意研究领导在文件上的批语,因为它常常简明扼要地直接反映出领导对某些问题的意见和主张,对我们研究领导的思想大有裨益。其三,要研究领导的意图。一般来说,讲稿起草之前,有关领导总要做些必要的交待,提一些意见和要求,只是有的具体一些,有的原则一些。但不管怎样,对领导同志的授意要仔细琢磨,认真领会,力求吃透,从中弄清领导的意图,弄清领导对文稿的具体要求和讲话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这是搞好讲稿起草工作的重要前提。如果根本就不明了领导的意图和目的,起草工作就只能无的放矢。所以,代领导起草讲稿必须弄清领导意图并努力贯穿于文稿之中,按领导意图进行构思和设计,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其四,要研究领导的语言。用讲话人的语言表达讲话人的意图,是写作领导讲话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不然,讲话人就会感到文稿上写的不是自己的话。所以,代领导起草讲稿,必须注意研究讲话人的语言特点,以便投其所好地运用他自己的话不写,甚至就连他的惯用语和点睛之语,也要尽量通过加工润色而用到文稿中去。这样既有利于体现领导的意图,又能较好地体现领导的个人风格,故需给以必要的重视。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