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办公室常用文字材料写作技巧谈

摘要:   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为领导和机关工作提供服务,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撰写好职能范围的各种文字材料。从烟草行业情况看,各级办公室作为本单位的综合部门,仅从做文字或文秘、文书工作的角度说,有两方面内 ...
文稿修改演播室


  (4)要讲究“遣词造句”。讲“遣词造句”实际是说要善于锤炼语言,即在材料写作中要注重语言文字的推敲,正所谓“咬文嚼字”、精雕细琢。我的感觉这无论在材料起草还是材料修改过程中都应该这么去要求,因为如果材料基础写得不好,改起来也是很难改好的。经常听有的领导对材料不满意时会说“要改还不如自己写一遍”,就是说材料很不成形、缺乏改的基础。具体怎么锤炼语言、怎么达到文章所应达到的要求,自己体会主要是应把握好语言使用的“立得住”、“说新话”和“加修饰成分限定”这么几点。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即通过“遣词造句”,要达到文章所有观点阐述和语言表述都能够站得住脚、能经得起推敲、能经受住时间检验;文字表述要富于写出新意、讲出新话,即使写同样的内容在每年或每份材料中也应换个说法或有新的角度,不能原文原话地搬来搬去;对一些观点性的陈述或概念性的表述应尽量使用一些修饰成分的定性语言加以限定,可以避免把话说得过于笼统、绝对、片面或有失准确。文字的推敲选用与如何使用素材、如何组织语言等往往也是同时进行的,否则纯粹靠词句上“咬文嚼字”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的。

  (四)逻辑关系。

  这里是想强调文字材料写作中的语法、逻辑问题。好的文字材料不仅要“言之有物”,而且要言之“有序”,也就是说要有条理。有条理的文章或材料必然是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实际工作中常见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好的材料虽然篇幅较长,但读起来仍能吸引人;有的材料虽然篇幅不长,却让人看得很吃力。这里反映的一个很大区别在于语言逻辑关系是否顺畅。我们经常写材料也有这样的感受,写得顺利、顺手的时候会感觉文势贯通、一气呵成,写得不好的时候就感觉断断续续、疙疙瘩瘩,这里有语言表达的问题,更有文章思路脉络和段落层次安排上的逻辑关系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文字材料写作中语法规范和逻辑规则的正确使用和应用,讲求文章材料的逻辑性、条理性、整体性和完整性。这方面,除了要掌握一些必须的语法知识,包括如“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包括如起码的“的、地、得”使用等一些基本概念和词语的正确运用以外,从写公文材料的实际需要看,更多的是要注意把握篇章结构、段落层次、语言叙述等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包括一般文章写作多有介绍的段落层次上的平行关系、顺承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衔接处理,包括文字叙述中的起承转合、过渡关联、前后照应等,都应注意掌握。现在我们看到有些材料,不少的段落区分都是将大量相关内容堆砌到一起又分段隔开的,其间看不出有什么内在联系,文字叙述也是东拼西凑、生拉硬扯,有时上下文、上下句的意思也连不起来,让人看了觉得“风马牛不相及”、“前言不搭后语”,可以说是“哪儿也不挨哪儿”,这样的材料很难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更谈不上逻辑紧密。写好一份材料,从构思开始到整个起草过程,都需要始终注意文章思路、脉络、层次的清晰,文法、词句、语序的顺畅,承接、过渡、转折的自然,无论是长是短、是繁是简,都应详略有当、“章”法得体,无前后矛盾、无提法相悖、无病句歧义,不能出现明显的语法毛病或逻辑错误。如果讲写好材料在文理或逻辑方面的要求,概括起来也可以说四句话,叫做“文势贯通、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语序顺畅”。

  (五)表述方式。

  这里要讲的表述方式,实际是说我们在起草各类材料时要用什么方法、什么形式、什么手段来组织和使用语言,包括对不同文体文种的语言基调、语言程式以至用语习惯、叙述语气的把握,包括要讲一点修辞、力求能使文章写得生动、写得有文采等有关文字表达的“技巧”问题,权且叫做“表述方式”。虽然我们办公室的材料多为应用文体,但如果注意区别并掌握撰写不同材料的表述方式,肯定写出材料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里仅就起草材料中在文字表述上需要注意的问题谈以下几点:一是要把握好不同文种、材料的程式规则。现在我们办公室工作范围的各种材料特别是公文,多年来已基本形成一些定式,如公文的不同文种包括怎么开启、转合、收尾等都有其特定的规范要求和程式化用语,领导讲话、工作报告等也不外乎回顾总结、分析形势、部署任务、提出要求几方面内容并在语言表述上相对口语化,这些基本的“套路”模式还是应当遵循的。也就是要“写什么就要像什么”。二是要把握好公文材料写作的语言特点要求。一般公文语言要求“庄重、准确、严谨、朴实、精练、规范”等,这是由公文材料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的。因而也就要求我们在文字表述上必须适应公文材料写作的需要,按照材料内容的客观要求去表达和陈述观点,使个人的认识和所要反映的内容能够更接近实际,减少语言表达上的主观色彩和随意性。即要尽量避免“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三是要把握好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据实反映和表述。用大白话讲就是要“有话好好说”,不要“转”(拽音zhuai)词。这是在提炼重要观点或拟制标题时尤需注意的问题。比如我们有些材料中经常爱用什么“突出一个什么字、狠抓一个什么字、落实一个什么字”,这种写法只是让人记住了这“几个”字,实际具体事情怎么干的并没有说清;又如“以改革为动力”等“以什么为什么”的句式问题,这种句式经常使用而且在文中的位置很重要,但最好不要排列太多、过冗,“一搞一大串”,反倒觉得让人无所遵循;再比如有的单位的年度报告把全年要做的十项工作写成要“大力推进十大系统工程”,显然让人觉得太“玄乎”、反而没有重点了。公文性材料还是要“是什么事就说什么事”,不要给人感觉语言、观点都是拼凑到一起的,是纯粹在“作”文章。四是要把握好尽可能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段。我们的公文材料往往多被认为是“八股调”、“八股文”,很难写出生动,其实只要注意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以至一个成语、一句典型“口语”的恰当使用也可使文章增色不少,包括报告材料中频繁使用的“认真、积极、抓紧、搞好、突出、努力、切实、强化”等等常见词,关键是要用到最能表达文章内容的准确意思的位置上,否则就难免形成套话。概括而言,如果说前面所讲的“语言运用”(甚至包括构思立意和谋篇布局)是解决材料观点和文字语言能够“立得住”即“对不对”的问题,“逻辑关系”是解决文章“读得顺”即“通不通”的问题,那么“表述方式”则是解决文章能够“写得准”即“好不好”的问题。所以,要求我们在平时就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力求把公文材料写得更生动、更有文采,从而能够把自己工作做得更好。如果说有关写作书中所讲的好文章要做到“庄重而不随意,准确而不含糊,朴实而不华丽,精练而不冗赘,严谨而不松散,规范而不呆板,条理清晰而不杂糅,表达到位而不艰涩”,正所谓“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事信而不诞”。那就是我们写好材料应该有的信心和努力的目标。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10-19 08:50
  • 4
    粉丝
  • 413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