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题结构形式: 普通公文式: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 肯定意见式:发文机关+“同意”+事由+文种。本文由老秘网推荐,如:《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河口口岸和磨憨口岸开展口岸签证工作的批复》。 否定意见式:标题形式与普通公文同。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湖北省辛亥革命博物馆和湖南省花炮博物馆冠名问题的复函》 (2)正文写法: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批复依据,批复事项,执行要求。 3.批复写作的注意事项: (1)对请示的答复有两种形式:“批复”和“函”。 (2)不相隶属机关之间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用“函”而不能用“批复”。 (3)在引述请示件标题时,请示件的发文机关可以省略。 (五)函。 1.适用范围: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2.函的种类。按其功能划分:商洽函、询问函、告知函、请批函、复函5种。 3.函的写法。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或事由+文种 函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说明制发函的根据和理由。 主体:写明商洽或询问(答复)以及请求批准(答复审批)的具体事项。 结尾。 4.注意事项。 (1)“函”与“函的形式”在概念上的区别。 (2)“函”与“函的形式”在使用上的区别。 (3)“函的形式”与“文件格式”在使用上的区别。 四、机关公文中常见的错误 (一) 越权行文。如:××年××部门在开展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违反法律程序,越权擅自下发《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语言文字表述违法。 1.在行政机关的公文中,经常出现动辄追究刑事责任的语句。 2.在某市政府发布的一份《通告》中,有一句这样表述:“依法将海域还给当地群众”。 3.“法人”和“法定代表人”不分。 (三)文风不正。 1.穿鞋戴帽,空话连篇。 2.言过其实,夸大其词。 3.面面俱到,离题万里。 4.照抄照转,脱离实际。 (四)粗制滥造,错误横生。 1.错用文种。 例1:××乡人民政府给县财政局的《关于解决修路所需经费的请示》。(应用“函”) 例2:××县电业局给县直各单位的《关于近期停电的通知》。(应用“函”) 例3:××市教育局给××县政府《关于调整县职业教育结构的批复》。(应用“复函”)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