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句法 掌握公文写作中的常用句式及其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体现公文的时效性,还可以把公文写得言简意赅、鲜明生动。公文的句式,除遵守一般写作句式规律外,还要按照公文写作的特殊要求,突出自身的句法特征。常用句法有以下几种: 1.以“为”、“为了”做句首的目的句式。为了把行文目的准确、简明地表达出来,便于受文方理解和掌握,常用以介词“为”、“为了”做句首,直接说明行文目的。说明又分为两种:一是在“为”、“为了”的后面直接写出目的、对象和内容;二是先叙述所提出公务活动中的问题,尔后在“为”、“为了”的后面用“此”、“这一问题”来说明行文的目的,如“为此,特布告如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作如下通知”等。 2.以“数词”为特征的浓缩句式。为了言简的需要,在公文写作中常对一些内容特定的长句,通过附以数词的手法进行高度浓缩。比如,把党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合称为“四总部“等。浓缩句式要借助于数词或数量词,有时还应在浓缩句后采用诸如“即”之类的词法进行讲解。采用这种句法,应当注意切勿为浓缩而浓缩,使句意难懂,甚至带来歧义。 3.综说句,即把几个分说的并列成分的“公因词”,提取出来构成的一种句式。这种句式一般分作两种情形:一是“公因词”在前,并列成份在后,如把分说的“实现干部革命化,实现干部知识化,实现干部专业化,实现干部年轻化”,合说为“实现干部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二是分说成份在前,合说在后,这种用法前句多用虚拟语气,如“只有……,只有……,只有……,才能……”,不仅节省文字,而且铿锵有力。 4.以“将”为特征的宾提句式。一些载运总结、计划、调查报告等非法定公文的时批转性、转发性通知所用的文头,通常采用这种句式。这种宾语前置的句式会起到强调作用,并使语言刚劲有力。如“现将《××××》发给你们,请认真办理”、“现将《××××》送上,请审示”等。 5.以“是否”为特征的重后句式。请示的结语基本上采用重后句式。所谓“重后”,是指一句话中前后两个部分“前轻”“后重”、前“虚”后“实”。如“是否可行,请批示”、“当否,请批示”。前半句是“虚意”,是行文单位本不愿意看到的;后半句为“实意”,是行文单位的真实意图。请示的结尾采用重后句式,不仅文字精炼,而且体现了行文的肯定性要求与严肃性。 6.以“强调语”为首做特征的祈使句式。下行文中常用的祈使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带有命令语气以示肯定的句式,如“必须……”、“要……”、“坚决……”、“严格……”等;另一类是带有禁止语气以示否定的句式,如“不准……”、“严禁……”、“禁止……”、“打击……”等。一些强调词语在祈使句中运用,能进一步加强祈使句的强调语势,给人一种必须照办、不得有误的感觉,这与下行文“令行禁止”的风格与意境密切吻合。 7.以“了“为特征的陈述句式。公文中的陈述句有其运用特点,一般在一些类似于“解决”、“完成”、“锻炼”、“推动”、“开展”、“巩固”、“克服”、“取得”等动词的后面加助词“了”字,直接表示事情的完成时态,后面带宾语,形成一种完成了某一工作、任务,解决了某一问题、困难,取得了某一成绩、进展等时态的“动(补)宾”句式。公文中采用以“了”为特征的陈述句式,有利于把话说得直接、简短、明快,这也是与与公文写作“开门见山“、“直来直去”的风格紧密相关的。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