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开闭幕式主持词等会议类公文写作基本常识

摘要: 内容摘自《党政公文写作规范技巧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张保忠编著)
文稿修改演播室

  一、开幕词
    (一)文种释义。开幕词是会议的序曲、前奏、动员令,它是在比较重要或隆重的会议开始时,由会议主要领导人所作的讲话。主要是简明扼要地介绍会议召开的背景、组织工作等情况,宣布会议的目的、议程,对会议的进行起着定调的作用。
    开幕词属专题灵活式的讲话稿,它虽然多以个人名义出现,但实际上代表了某一组织和领导集体,当其作为公文发出,具有了相应的权威性时,就成为讲话体公文。从文体上看,属于议论文,但比一般议论文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生动的临场性、实际的针对性、高度的概括性和激昂的鼓动性。对会议的有关问题只是提示一下即可,不必讲得过细,主要是通过简明扼要、庄重热情,带有指导性的提示,使与会者明确会议的有关内容,调动其参加会议的积极性。
    (二)基本结构。开幕词的内容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和结语四部分组成。
    1、标题。有三种写法:一是由会议名称加文种组成,例如邓小平所作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二是由讲话人姓名、职务、会议名称以及文种组成,如《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纪念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三是用开幕词的主旨或主要内容做标题,例如毛泽东在1945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
    2、称谓。称谓是对与会者的统称,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与会者的身份来称呼。在国内,党的会议一般用“同志们”来称呼;人大、政协会议用“各位代表”来称呼;国际会议一般按国际惯例用“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来称呼。
    3、正文。正文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第一,开头。开头常见的写法:以宣布大会开幕为开头。如毛泽东在1945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只用了一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开幕了”作为开头,既简洁又庄重。
    以介绍与会者的有关情况为开头。如毛泽东在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的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代表总数1226人,报到的代表1211人,因病因事请假没有报到的代表15人,报到了因病因事今天临时缺席的代表70人。今天会议实到的代表1141人,合乎法定人数。”
    以向与会者表示祝贺与欢迎为开头。如温家宝同志在《共同推进新世纪的亚洲合作》的开头即是如此。
    第二,主体。主体是开幕词的核心部分,主要写明召开大会的意义、会议的议程、大会的目的和任务等几方面内容。
    第三,结尾。结尾或提出希望与要求,或发出号召,或展望前景,坚定信念。
    4、结语。常用“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的祝颂语来结束全文。
    (三)写作要领
    1、篇幅不宜太长。开幕词要奠定会议的基调,在会议上一般用十几分钟即可讲完,因此要求层次清楚,语言简洁明了。虽然对会议的主要内容、意义、开法等都要有一个明确交代,但也仅仅是画龙点睛般的提示,而不宜说得过细。切忌长篇大论,尤其要防止成为大会报告的缩写。
    2、气氛庄重热烈。开幕词既要庄重有力,又要富有感情色彩;既要具有严肃性,又要具有生动性,使讲话热情激昂,富于感染力和鼓动性,尽量避免“官话”、“套话”。结尾或动员与会者开好会议,或号召完成今后任务,或预祝大会成功,都需要热情昂扬,使与会者受到鼓舞,产生开好会议的信心,沉浸在待战的兴奋情绪之中。
    3、专题要鲜明。要紧紧围绕会议专题,传达会议的主要精神。

1234下一页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3-24 20:17
  • 4
    粉丝
  • 1714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