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起草领导讲话的要求就是要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1、准确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推理的问题,这些都属于逻辑方面的问题。我们有的讲话稿概念不明确,判断不恰当,推理少逻辑性。概念、判断、推理是逻辑学上的三个名词,在讲话中,概念相当于词,判断相当于句,推理是以上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 (1)概念。概念是不是明确,要看我们说的话是否符合逻辑,一句话可以是一个大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小概念,如,“和谐社会”就是一个大概念,再如“生态”就是一个小概念。有的概念就比较具体,有的概念就比较抽象,如“立党为公”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概念是我们思维活动的基本工具,就象是我们盖房子搭砖头起来的,概念选择是否正确这是第一要求。 (2)判断。有了概念就可以判断。在文章中可以形成句子,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判断就是要解决是什么不是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判断对不对,关键是要看表达的思想符合不符合,是不是符合科学,符合不符合实事求是,是不是恰如其分。大的说小了不行,小的说大了不行,一定要恰如其分。 (3)推理。推理就是道理的深化。在文章中的表现就是一句话引导出另一句话。由第一句话引导出第二句话,这种句子的关系就是推理的关系。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概念、判断、推理,正确与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准确性的问题,一要符合逻辑,二要正确的立场和方法。所谓符合逻辑就是判断和推理,要符合逻辑学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等基本逻辑规律。同一律,说的是一个概念,第一句说的是一种东西,第二句不能说成另一种东西。前边说张三,后边说李四,这就是“偷换概念”。矛盾律,就是说推理不可自相矛盾,你说张三这件事做得对,另一个地方你又说这件事做得不对,有问题。这就违反了矛盾律。同一律,要求明确判断对还是不对,不能对又不对,好又不好。充足理由律,是说推理从充足的理由让人心服口服。 2、鲜明性。领导讲话靠文稿,不论是对上还是对下,对内对外,目的是要宣传一种思想,说明五种观点,如果看了不清楚不鲜明,就很难达到宣传的目的,所以,文章除了正确还必须鲜明。 (1)关键是观点要突出。一次讲话必须有一个基本观点,总的要求,这就是文章或讲话的主体,就是像是一面旗帜,要高高举起,十分明确。为此,一要善于概括和提炼,二要纲举明章,段落要分明,关系要统一,前后要贯穿照应,浑然一体。 (2)观点材料要统一。观点必须从事是趋势,观点和论点要摆的合适,就象毛主席在工作方法六十条的第三十二条中说的:“把材料和观点割断,讲材料时候没有观点,讲观点的时候没有材料,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这是很坏的方法。只提出一大堆材料,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说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种方法更坏。” 3、生动性。生动就是形象、感情和文彩,改变“党八股”的形象,尽量少一此官话、空话,多一些活的事、活的人、活的话。一是在内容上,要提出新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总是老一套。二是文章要生动,必须有形象,讲话可适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字富于形象性。如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形容眼高手低的人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非常形象生动。三是变化也能增强讲话的生动性,如组织材料时变换一下角度,结构设计不落俗套,语言句式有变化,用点排比、反问句式等。同时,注意运用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生动语言。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