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学习写作理论,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提高写作水平,到底有没有“秘诀”?回答是否定的。鲁迅曾经说过:“作文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那么,写作有没有规律可寻、方法可求呢?回答又是肯定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即规律性,任何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制作都有其特有的方法和技巧,写作当然也不例外。人们所学的写作基础知识就是前人写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就是揭示写作的一般规律、引导人们掌握写作方法、技巧的理论。那种否认写作理论的学习,轻率地把写文章的客观法则视为条条框框的看法,显然是不对的。但法则能指示人以必由的途径,使人们得到正规的训练。 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写作理论,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懂得写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并且自觉地在写作实践中灵活运用,在运用过程中心领神会,融会贯通,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帮助人们少走一些弯路,顺利地闯过写作关,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 (五)要勇于实践,坚持多练习写作 写作是一种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实践。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三日不唱口生,三日不练手生。”写作也是这样,不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刻苦的实践,要想提高写作能力,是很困难的。所以人们常说: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鲁迅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有人曾问欧阳修怎样才能写好文章,他回答说: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清人唐彪说得更加明确:“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已功夫。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疏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亦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这些名家的经验之谈表明,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运笔自如,真正学到写作的本领。 (六)要广涉书刊报纸 图书期刊报纸是信息与知识的载体,现代社会的有关信息、知识等,都是通过这些载体进行传播的。要提高写作水平与能力,就必须要广涉有关图书期刊报纸。通过书刊报 不仅能了解到最新的信息,掌握政策形势的变化情况,有关研究进展到何种程度,以利于指导自己的写作,以免少走弯路。同时还能通过其学习新知识,为写作增加知识积累。(例crc) (七)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会计文章的写作除需要逻辑思维,语言驾驭能力外,还需要有专业知识。首先要有较强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对财务会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都应掌握;其次是金融知识。货币是财务会计的主要计量单位,财务会计与金融有直接的关系(例人民币汇率变动);第三,税务知识,这也是财务会计必须了解与运用的知识;第四,经济学知识,财务会计是记录经济运行的工具,是经济学的基础与分支学科,是会计文章中应用较多的知识;第五,管理知识。管理是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会计类文章经常涉及到的知识;第六,法律知识,这是会计专业知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不仅会计本身的法律体需要掌握,会计法律与其相关法律也是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七,数学知识,数学是现代各学科的基础,也是会计的基本工具,是会计必须掌握的知识;第八,信息技术知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技术使用的程度越来越多,会计必须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九,外语知识。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必须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第十,自然科学知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会计必须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态。 (八)有要较强的表达能力 所谓表达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情或感受表现出来。表达方式是指作者在表现中心思想时把对事物的认识传达结读者的具体方式。它是由写作目的和表达内容所决定的。人们在写作实践中形成的基本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有了构成文章的内容和形成的资料,还需要解决使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问题,否则,还不能形成文章。正如有了米不会做成饭,有了料不会盖成房子一样,有了主题、材料和语言,不会表达还是写不成文章。所以,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是写好文章的基本功。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