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从典型材料中提炼信息。典型材料反映了一个地区开展某项工作的成功经验,通过信息刊物加以提炼推广,供其它地区学习借鉴,对于开展该项工作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6)从新闻传媒中抓取信息。新闻媒体具有信息来源广泛、传递迅速等特点,是政府部门了解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完善政府决策的重要渠道,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大多设立专门刊物,刊登媒体信息。 (7)从科研成果中选取信息。民政工作涉及多个社会人文学科,尤其是有关社科类科研刊物通常会集中介绍学术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对开阔民政工作视野、拓宽领导决策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往往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如何筛选民政政务信息写作素材? 1)把握重点。围绕本单位、本地区领导决策的重点,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动态把握自身工作的目标方位,报送进展情况,反映存在不足,提出改进对策。尽量减少一般性部署环节的信息,务必将重点着眼于具体工作的进展。如本单位、本部门年度目标考核重点内容、政府部门为民办实事项目都是信息报送重点,均需要各级民政部门信息人员长期予以关注,定期组织报送。 2)捕捉亮点。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突出部门特色,体现工作创新,不刻意追求“高、精、尖”信息,务必立足自身独具的特点,报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内容。 3)关注热点。围绕某一阶段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关注的民政工作热点组织信息编写。只要报送时机适宜,一般均会动态采编。 4)剖析难点。围绕民政事业或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14、民政政务信息写作有何基本要求? (1)及时。就是要注重信息收集的时效性。一般而言,信息的价值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编发信息必须迅速及时,特别是那些带有突发性、苗头性、趋向性的紧急信息,更要分秒必争,以免贻误领导决策最佳时机。 (2)准确。真实准确是政务信息的生命。在信息文稿写作中,对待成绩、反映问题都要实事求是;同时要把好信息来源关,认真核实避免差错。 (3)简洁。信息写作应言简意赅,层次分明,结构简单,便于阅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信息反映的内容。 (4)平实。信息语言同其他公文一样,语言风格要庄重严肃,采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尽量减少使用抒情、夸张、渲染、烘托等修辞手法。 (5)新颖。信息内容应突出反映工作中提炼的新经验、新情况和新问题,以便领导迅速掌握情况,作出科学决策。尤其是首创性、首发性的经验问题,应给予重点关注。 (6)求深。善于将分散的、表象的、局部的初级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形成有一定深度的高质量信息,不仅紧扣领导关注的问题,同时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充分发挥信息服务领导决策的助手作用。 (7)对路。找准信息定位,分别组织报送,提高报送信息的录用率。从内容上,要根据党委、政府以及民政部门不同信息需求分别组织报送;从形式上,要根据上级信息刊物的特点,确定信息的篇幅和结构。 (8)全面。即喜忧兼报。不仅要报送反映工作成绩的信息,同时也要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及时予以反映,做到不漏报、不瞒报,以便于领导了解掌握工作全局。 15、民政政务信息写作有哪些主要环节? (1)提炼主题,做到鲜明、凝练。信息的主题是其灵魂,应正确、集中、鲜明、深刻,一条信息原则上只体现一个主题,并通常在标题上加以体现。主题确定后,信息的内容则加以顺势展开。 (2)制作标题,做到扼要、醒目。标题是对信息需求者提示和推荐信息正文的窗口,一个好的信息标题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强烈阅读愿望。因此,编写信息要重视信息标题的制作。 (3)安排结构,做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设计信息结构就是组合政务信息素材。一则信息写作时如有丰富的素材,就需梳理其层次,分析关联,然后着手编发。或有并列关系,就可以分类叙述;或有时间先后,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写作。 (4)文字写作,做到直白流畅,言简意赅。信息写好以后,不要急于发稿,在审慎核校、推敲好字句的同时,还要把好文稿审核关,对信息内容认真核对。 16、 民政政务信息结构一般包括哪几部分? 民政政务信息在结构上主要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几部分,相对于新闻通讯,政务信息的结构比较自由,除标题外,其它部分可根据写作需要进行灵活安排,可以没有导语或结尾,主体部分可以不分层次、不分段落,有时甚至连主体也可以省略。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