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政政务信息常见类型 25、民政政务信息常见类型 根据目前各级信息刊物种类及采编的习惯分类,主要有以下类型: (1)动态型信息:即围绕某一时期上级部门有关部署和本部门中心工作,动态反映本部门贯彻落实情况、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上级部门领导调研活动情况等。从数量上讲,动态信息在政务信息中的所在比重最大。动态型信息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进展信息、反馈类信息、言论类信息等。 (2)经济性信息:主要是总结反映基层某项工作的具体实践经验,介绍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供上级部门、领导指导参考,开展横向经验交流。这类信息往往对指导工作具有借鉴和推动作用。 (3)问题型信息:也称负反馈信息,主要反映民政工作中出现的带有突发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并提出相相应的对策建议。此类信息常常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服务领导决策的信息参考作用体现得尤为明显。 (4)网摘型信息:反映网络新闻媒体对民政工作领域的方针政策、热点事件的评论报道和意见建议。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新闻媒体通过网络渠道代表社会公众评议政府工作,其影响越来越大,民政部门决策适时参考网络媒体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改进完善民政工作,推动民政法规政策的落实。 26、动态的信息写作一般有何要求? (1)时效性。时效性是政务信息的普遍要求,作为信息尤为重要,必须快写快报。当前,全省民政事业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各业务战线进展日新月异,民政动态信息必须及时反映民政工作发展变化情况。如果不注意时效性,信息反映内容滞后于民政工作实际,就失去了信息价值,甚至会贻误决策时机,产生不良后果。例如灾情类信息若不能及时上报,就会阻碍救灾工作顺利开展,致使灾民不能获得及时救助,直接影响灾区当地社会稳定。 (2)简明性。动态信息重在反映工作动态,一般要求篇幅短小,通常为几百字左右,有时只要把情况说清楚了,甚至几十字都行。《浙江民政信息》中的“短信息”不少就是一个标题信息,如“绍兴市全面完成4000名滩坑移民安置任务”、“嘉善县民政局被县委评为群众满意机关”、“诸暨市村级组织全部设立村委监督委员会”等等。内容简短可以节省阅读时间,使阅读对象能很快了解情况,知悉进展。 (3)连续性。动态信息应连续跟踪重要工作的开展情况,从部署安排、阶段进展及最终成效均与以全面反映。如每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一般可按季度分别报送相关部署和进展情况,并于年底报送工作成效和总结。 27、进展类动态信息写作的一般内容? 进展类信息主要反映本单位的工作部署、工作举措、工作进度以及工作成果等,此类信息在动态信息中比重最大。其常见标题有:《xx市全面部署xx》、《xx全面启动xx》《xx市几项举措做好xx》、《xx工作呈现xx特点》、《xx工作创历史新高》、《xx市圆满完成xx》、《xx荣获xx奖项(荣誉称号)》等。 28、进展类动态信息写作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立足反映民政工作,非民政部门职能为主的工作原则上尽量减少采编。 例如社会救助体系中的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专项救助开展情况,主要是以政府其它部门为主开展的,民政部门只是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因而民政部门信息一般不单独反映,仅在反映某个地方社区救助体系建设总体情况时可做适当反应; 又如在社区建设中,民政部门主要在社区建设规划、工作平台搭建、居民自治完善、参与力量引导、服务组织发展等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同时对社区民政工作开展进行指导,因而社区卫生、文化、矫正等工作的开展情况也不是民政政务信息反映的重要内容; 再如廉租房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民政部门虽然参与其中,但仅发挥配合支持的作用,因而不是民政部门的主要工作,也不是民政政务信息反映的重点; 此外,对各类社会组织进行规范管理登记是民政政务信息反映是内容,而社会组织自身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则不是民政政务信息反映的重点内容;双拥工作中的民政部门也是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走访慰问部队和军烈属是民政政务信息反映内容,而文化拥军、科技拥军等有关情况则不是民政政务信息刊发的重点。 (2)着重反映民政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相关的工作背景、意义等应尽量简略。 (3)及时报送。月度进展在下一月报送,季度进展应在季度过去后的第一个月内报送;半年进展应在7月份报送;年度进展应在1月份报送。其它如某项工作的部署启动或完成等信息内容,也应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报送。 29、反馈类动态信息的一般写作内容? 反馈信息主要反映上级重要会议、重要决策、重大部署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领导批示的办理情况,往往具有督查的性质,其标题常见一般有:《xx贯彻落实xx精神》、《xx迅速落实xx部署》、《xx按照xx批示精神迅速抓好xx》等。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