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无论是汇报材料,还是领导讲话材料的写法没有特 别固定的格式,需要撰写者认真体会、灵活把握。但如何见功夫、见水平,我个人体会,应该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勤于练笔 文章非天成,妙手靠实践。“文贵于精,精在于练”。清 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一书中说:“谚云读书十篇不如作一 篇”,“学人只喜多读文章, 不喜多做文章; 不知多读乃藉人之 工夫, 多作乃切实求己工夫, 其益, 益相去远也”。所以我们 不仅要多读, 更要重苦练,任何好文章都离不了苦练。 文稿的写 作才能、技巧,也是从刻苦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天道酬勤,勤 能补拙。只有多写常练,坚持不懈,才会熟能生巧,运笔自如, 真正学到本领。有道是:“常看胸中有本,常写笔下生花”。 通过练笔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开阔知识面,只要坚持勤 于练笔,不怕失败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自己就会慢慢“入门” , 写作水平就一定能在“日不见长”中逐渐得到提高。
提高写材料或讲话水平,到底有没有“秘诀”?我们的回 答是否定的。那么,写材料或讲话有没有规律可循、方法可求 呢?我们的回答又是肯定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即规律性,任何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制作都有其特有的方法 和技巧,写作当然也不例外。 要提高写作能力,应有意识地选读一些范文,以作借鉴。 只有读多了,读熟了,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和作法了。 如,总结、报告、汇报材料的开头,通常会用到“在×××的 正确领导下” “在×××的大力支持下”“在×××领导的亲 , , 自过问下” ,我提醒,这“三下子”少用;在总结成绩时,通常 都会用,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者是“各项工作 呈现良好态势”等等进行归纳;在分析问题时,一般都会用“在 认真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一些突出 的矛盾和问题”必用此语来增强危机感,类似的语句还有:机 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困难同在;在结尾通常都会“以更加昂 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更加勤奋的工 作,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来鼓舞干部职工的士气,增强 信心。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读书是读他人之书,作文是作自己 之文;借鉴只是从中汲取营养,经消化后成为自己的东西;切 不可生搬硬套、模仿抄袭、依葫芦画瓢。 三、乐于思考 理论观点是文章的命脉,它是文章生命所系,价值所关。 因此,必须切实注意材料的思想性和观点的正确性。只有从理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