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公文写作浅谈:用规范语言 写简明文章

摘要: 推陈出新,使讲话不弹老调、常讲常新。对于长期从事文稿起草的人来说,最难写的稿子莫过于份量很重又要常讲的文稿。因为这类文稿要么是常规性的、惯例性的,框架、风格、内容都比较稳定,要么是同一个主题,要在不同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三是有针对性。李瑞环同志有一句名言“不清楚领导意图的调研是瞎调研,不解决具体问题的调研是白调研”。要增强课题的针对性,一定要把握三个方面:第一,弄清楚领导的意图。有时候领导就是提出一个想法、甚至是一句话,但是,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想法?真正的意图是什么?就要靠我们自己去揣摩。真正的了解领导所思、所想、掌握领导在关注些什么、在抓什么工作,知道领导想通过调研,了解什么情况,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和结论,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确定选题、开展调研,提高命中率。如果脱离中心工作,远离决策需要,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第二,在一线工作中发现调研题目。群众是智慧的源泉,他们中间藏龙卧虎,有很多高人;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对群众的疾苦和要求比较了解,同时,大多数基层干部素质比较高,经常研究思考一些问题,摸索一些办法。只要我们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问问家长里短事,听听鸡毛蒜皮言,就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发掘值得总结的经验。我们不少选题,是在与基层的干部群众接触的时候发现的。今年,我们正在做无照经营的调查。起先我们想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调查。在武汉调研时,我们了解到桥口有一个很好的典型:通过社区来管理,而且做得非常好。所以,我们就放弃了前面说的要做全面系统的调查,就调查这么一个典型。另外,很多专家长期研究某一方面、某一领域,在研究的深度上是我们不能比拟的。我们在选题的时候,要听听专家的理性分析和指导,往往能起到“一语点醒梦中人”的作用,对我们科学合理选题很有帮助。第三,针对具体问题选题。毛泽东同志说过“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为我们指明了调查的宗旨和目的。除了特殊要求以外,调研报告必须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要参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关于调研针对性的问题,俞正声书记还有一段话“调查研究要集中两个方面的东西:一种是素材性的,比如,基层的状况。另一种是思路性、方法性的东西。素材性的东西,领导在指导工作时可以引用,思路性、方法性的东西,对改进工作更有帮助。什么叫做新思路?就是解决具体问题,不是随便提个大战略,关键是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我觉得一般情况下,选题不要选的太大,要把口子开的合适一点,易小则小,易大则大。

(二)如何吸引领导眼球?

搞过调查研究的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辛辛苦苦写的调查报告,没有引起领导的注意,甚至进了废纸篓。我想,除了个别领导不重视调查研究,或者有些问题不好批示以外,主要原因还是调查报告未能抓住领导,没有吸引领导的注意力。

    标题醒目。题好一半文。通常情况下,领导同志由于工作忙,看调研材料往往先看看大小标题和文章的开头,如果标题或开头引起他的兴趣,吸引住了他,他就会接着往下看。做文章要先给人良好的“第一感觉”,好的标题和开头能一下子抓住人,使阅读者欲罢不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千人一面,千题一腔,就缺乏吸引力。标题的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介词句式。即“关于——的调查报告”。这种句式直奔主题,点明调研的内容、范围、对象等,简洁明了,干脆利落。如果题目所点的主题比较重大新颖,能够引起注意。但主题一般或比较常见,可能会受到忽视。像“关于××单位党建工作的调查报告”,就显得比较呆板,没有什么特色。这种形式的标题多用于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调查报告。

    判断句式。用一定判断或评价作标题,既揭示了主题,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文章肯定或否定什么,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这种形式的标题多用于总结经验、工作研究等类型的文章。

    设问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比较尖锐、鲜明,而且有较强的吸引力,—般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采取双标题的形式。如《亟待培育的一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湖北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情况调查》,正标题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能引起读者注意,副标题说明调研的内容,对正标题作了必要的限制和补充。这类标题综合了以上几种标题的优点,是应用性、专题性乃至学术性等调查报告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还有一些用新闻句式甚至文学句式,像“民营企业党旗红”、“为有源头活水来”等,形象生动。这类标题多用于总结经验、推荐典型,一般应配上副标题,加以说明主题。

    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无论采取哪种标题形式,都要求概括、简明、新颖、对称。也就是说,标题要能总括调查报告全篇的内容;要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调查报告的主题;要有新鲜感,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要与调查报告的内容相对称,既不能“帽大于头”,也不能“帽小于头”。要根据调研内容的需要,适当搞点创新,变换一下句式和表达方式,使标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我们有份调查报告,开始拟的标题是“××镇引进民营资本建设集中供水工程的做法与启示”,平铺直叙,不了解情况的看到是一个镇建个水厂,没什么了不起。后来见省领导讲话中提到过“引进民营机制,是搞好水厂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就直接引用后面一句话“搞好水厂建设的一个大问题”作为正标题,把原先拟的标题作为副标题,一下子把文章的立意提高了许多,也比较简洁、醒目,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同样,利用二、三级标题的一些变化,也有助于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在不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的前提下,适当采用“新闻句式”、“文学句式”等做标题,换换胃口,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好开头。文章的开头也很重要,一般要概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交待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什么方法,以及简要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

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须点出报告的主题,让阅读者开宗明义,了解作者的意图。开头部分常见的写法有:

    主旨直述法。即在开头中着重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宗旨。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主要宗旨和基本精神。因此,它是一种常见的开头写作方法。

    情况交待法。即在开头中着重说明调查工作具体情况,如时间、地点、对象等。多用于比较大型的、综合的报告。

    结论前置法。即在开头中先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在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中去论证。这种写法开门见山,使读者对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一目了然,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前言写法。

    提问设悬法。即在开头提出问题,给人设下悬念,可以增强调查报告的吸引力。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4-8 10:12
  • 4
    粉丝
  • 322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