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例2中,不难看出概况部分的五个基本要素:时间是“2011年12月30日至2012年1月11日”,地点是“房管局”,人员是“18家局属单位”,事件是“检查考核目标管理等四项工作”,结果是检查考核工作结束(详细的结果是第二个部分的考核结果),这五个基本要素也是缺一不可的。 需要指出的是,结果要素有时出现在概况中,有时出现在概况后,但在通报重大问题情况时,结果要素必须首先在概况中予以明确。因为在通报重大情况时,往往涉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目前的紧急状况等,人们常常急于了解这个“结果”,而有的通报没有在概况中交代,尽管在后面的内容中交代很清楚,这也不符合受文者的思维习惯,这与文学写作要把结果放在文尾的做法不同。因此,涉及重大问题时,“结果”要素必须在概况中首先予以明确,避免受文者的心悬而未决,这是初学写作者尤其要注意的问题。 (二)补充要素——情况、原因、措施 。 3.措施 这里的措施还包括对策、要求、打算、安排、希望等内容。在批评通报或者情况通报中,结尾部分常常要明确措施或要求;在表彰通报中,则往往提出要求或希望。不管是措施,还是希望,其目的都一致,就是针对重点问题或关键环节,提醒下级注意。比如: 例7:某市《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情况的通报》(摘取原文部分内容) 三、要求 (一)要继续大力推进整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以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认真对照检查,认真研究对策,做到查漏补缺,逐一制定整改措施,以签订目标责任制形式,将整改任务落实到责任人。 (二)要在防范预警上下功夫。要重点抓好fubai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风险预警、化解上下功夫,抓好fubai风险排查成果运用;要纵深推进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建设,各相关单位要全面规范开展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工作,接受群众监督;要着力深化“五个公开”,抓好制度落实,增加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要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出台相应防范对策,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做到科学合理、程序严谨、可操可控。要特别注重发挥现代电子网络科技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成熟的科技手段来预防fubai,实现预防为先,未雨绸缪。 分析:通报通常根据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存在的薄弱环节或后续任务等,提出措施或要求,以求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如例文7。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措施、要求,还是安排、打算,不可泛泛而谈、无的放矢。 总之,通报的写作,其结构从宏观上看,一般是按照为什么通报、通报什么、注意什么等三大模块来展开,全篇结构是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从微观上看,全篇结构是围绕时间、地点、人员、事件、结果、情况、原因、措施等八个要素展开的,前五个要素是通报写作的基础,是每一份通报必须具备的,属于基本要素;后三个要素是通报写作的重点,但并不是每一份通报同时具备的,属于补充要素,应根据实际灵活取舍。在写法上,为什么通报、通报什么是采用叙述的方式,原因分析是采用议论的方式,措施要求则采用说明的方式。只要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组成要素上注意把握,通报的结构和内容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作者:王仕英 |
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出台相应防范对策,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做到科学合理、程序严谨、可操可控。要特别注重发挥现代电子网络科技在反腐倡廉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运用成熟的科技手段来预防fubai,实现预防为先,未雨绸缪。6 `0 [# Y* P# \. Z; m1 k 分析:通报通常根据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存在的薄弱环节或后续任务等,提出措施或要求,以求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如例文7。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措施、要求,还是安排、打算,不可泛泛而谈、无的放矢。7 b7 J+ c3 v5 l 总之,通报的写作,其结构从宏观上看,一般是按照为什么通报、通报什么、注意什么等三大模块来展开,全篇结构是一个完整、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从微观上看,全篇结构是围绕时间、地点、人员、事件、结果、情况、原因、措施等八个要素展开的,前五个要素是通报写作的基础,是每一份通报必须具备的,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