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丰富性。高度广义理解的相关量,大量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之中,非常丰富,没有限止。比如,高度有时表现为用战略眼光审视战术问题——战略高度;有时表现为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高度;有时表现为用“大道理管小道理”——政治高度;有时还表现为概括与抽象、浓缩与提炼、归纳与总结——理性高度;有时表现为上下级在思想或步调上保持一致——组织高度;等等。高度的丰富性表明,高度现象普遍存在,不仅限于公文写作等某个领域。 5. 相对性。高度是相关量之间的距离,参照量不同,显示的高度也不同。高度可以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不存在绝对的高度。相对性回答了高度的“比较”问题:不同人(文章),对同一个问题,认识相同或不同,就显示高度的一致性或差异性;而同一人(或文章),对不同问题,认识高度也可能不一样,即双重标准——如对甲问题站在全局高度看待,对乙问题却站在局部看待;今天能够站在全局高度看问题,明天又回到局部立场看问题。 为通俗说明对高度概念的理解,下面借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这个话题,举例分析(以非理论专业工作者身份)。 案例:从不同高度认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大意义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讨论中,某单位党员对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重大意义的认识,高度不一:有的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先锋队就要保持先进性;有的认为,时代在发展,任何事物如果不与时代保持同步发展就有可能被淘汰,政党也一样;还有的认为,先进性是党的执政能力之一,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执政资格……每一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都是基于事物的一个侧面来认识,但对于当前实际需要的满足程度是不一样的。通过深入讨论,大家认识该问题的高度也在不断上升。最近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的新要求,这就表明,党能不能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影响和决定着党能不能完成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应该说,从这个高度认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大意义,对于统一和提高全党的认识,是非常必要、非常到位的。 二、公文高度的三个方面 具体到公文写作,“高度”又该作何理解呢?本文从三个维度考察,归纳出三个方面: 首先,公文高度是指公文的“思想高度”,即公文思想性达到的深刻程度,具体是指公文主题(立意)的正确性和深刻性超出一般水平。公文主题的正确性和深刻性,是指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反映了对象的本质和内部规律,符合自然现象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规律,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也就是古人所讲的文章立意要“志高、识深、意远”。例如,丰子恺先生的一则短文《散沙与沙袋》,其思想性就显示出非同一般的高度。文章从“沙是最不可收拾的东西”,“但倘用袋装沙,沙就能显示出伟大的能力来”的独到考虑,感悟出“中国四万万人,曾经一盘散沙,抗战好比一只大沙袋,现在已经把他们约束了”;从再常见不过的散沙,联想和论证到中华民族团结的大问题,给人以鼓舞和启迪,思想极其深刻。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