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日)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一朋友从欧洲某国学习归来,七年前曾与之同游该国。一天,问及故地重游有何感受,她说:上次走马观花,就看了几个景点,没有接触社会生活。这次一待半年,对普通人的生活多了一些了解。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社会福利好,无忧无虑,做的都是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 真让人羡慕。 前年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时,我曾谈到,说清这个问题写一本书都不为过。但要简单地说,就是人的潜能、志趣和职业的有机统一。即,你最适合干什么,你最喜欢干什么,而且你事实上你干上了! 马克思所讲的“人成为人”和“工作不再是谋生的手段”,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工作只是满足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现在,为了谋生,多少人干着自己不愿干的工作,多少人干着自己不适合干的工作! 但有人说了,都想当高官、当老板,那可能吗?持此论者只是看到了现象没有看到本质。想当高官为什么?为的是享受公共权力支配下的公共资源;想当老板为什么?为的是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自己的享受欲望。如果社会发达了,像福利国家那样公共福利很高,要房有房,要车有车,老了有人管,病了免费治,你还用当高官当老板吗?不用了。你肯定就要按着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了。干了自己想干的事情,你还能不快乐吗?干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你还不能把工作做好吗?整个社会都是这样,那还不是一个充满快乐、充满效率的社会吗?这就是和谐社会。 说到底,我们现在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是狭窄的,因而成功人生的评价标准也是单一的。千般职业,官为本位,以当官从政为正宗;万般岗位,行政看齐,以职务高低论英雄。国际市场中有一个通用货币——美元,无论你是欧元、日元、人民币,只有兑换成美元,才能进行计算和流通。我们现在社会中也有一个衡量身份的“通用货币”——行政职务,只有折合成行政职务,才能算出你的福利待遇和政治地位。因而,早几年出现过所谓“处级方丈”、“副厅级教授”、“正厅级专家”等不伦不类之事。现在不知是否还有,但完全不在行政序列的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依然按照副处、正处等行政级别进行管理。因为不如此管理,就像不兑成美元就无法进行国际贸易一样,很多现实问题无法解决。多年来人们都在讨伐官本位,可是不从制度上解决,喊破嗓子又有何用? 活生生的官本位、行政本位现状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行政本位观念互相作用,使得千千万万不管是否喜欢、是否适合作行政工作的人都往行政机关钻,而直接给社会创造财富、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企业则少有问津。几年下来,整个社会形成这样一个不良趋势,献身企业创造财富的人才越来越少、躲进机关消耗财富的人才越来越多。即便如此,本文由老秘网推荐,身处实业界的人士还是向往机关,如果机关人士到企业发展则属凤毛麟角,南方几个市长下海不就成了轰动的新闻了吗?长此以往,我们社会发展的动力就会大受影响。美国为什么发展迅速?就是因为人们有一种通过创造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一个鼓励个人按照志趣和潜力实现成功的制度环境。大名鼎鼎的福特汽车公司总裁李?艾柯卡的自传就叫《我不要当总统》,其实他的贡献和地位比总统还要风光啊!“微软帝王”比尔??盖茨回答记者关于是否从政时说,我了解自己,我能把微软搞成世界一流,但没有把握把一个州搞成美国一流,更别说作总统了。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能带来乐趣和成功。人对自我发展潜力的理智审定和发展方向的自由选择,源于人生价值的多元化实现途径。 享受工作,这是职业的最高境界。在工作中享受乐趣,带着乐趣投入工作,这才会感到工作着是美丽的。当然,乐趣也是可以培养的,但需要时间和精力的代价,何况有些是永远也培养不出来的。如果你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但让自己终生快乐,而且会以极大热情投入工作从而赢得成功。伦敦有一位干了一辈子的出租车司机,他70岁退休的时候,获得很多政府勋章和公众礼品,《泰晤士报》还做了报道。他说他这一生有过很多选择的机会,但他就是喜欢开的士。坐过他车的有拳王泰森,有阿拉法特,有索菲娅?罗兰等很多世界名人,有些甚至是点名要坐他的车。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的呢?我赢得了最大的人生成功! 当然,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工作的机会和能力,即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伦敦还有一位出租车司机,他是马克思的外孙。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从事经济学研究而从事如此简单的活计时,他说当司机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他没能继承了外祖父发达的智慧,只继承了一部大胡子! 还有,当前金融危机也让华尔街的很多白领离开了银行,被迫干起了一些“没有乐趣”的工作。我们追求的是自由选择工作的机制和环境,并不是人人都能随时随地的随心所欲。如果那样,竞争就消失了,社会怎么发展? 最后,我再次想说的是,工作的选择要基于兴趣和擅长,不要一味的随众逐流、失去自我。一言以蔽之曰: 爱一行,干一行!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