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了,且打住,可以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甚至写作主题研究活动。 最近抽空点评一下谁的作品,请报名吧。巴山雨也可担此任。 【望月怀远】谢谢! “首先满足的是人的倾诉的要求,只要把想说的说出来的,我想,这就应该说是及格了”,以此句当标准,看来还都算及格嘀! 按照大洲老师的建议以后定当多写多看多积累! 【大洲】少而精可以,多了受不了 下面附两小段我在运中初中部作中考辅导时写的点评提纲: 原文开头部分 阳春三月,风筝在空中游荡,激起我心中的连漪,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升,鼻子酸酸的,眼睛被复苏的万物惹红了(眼),望着这般繁华的生命,久违的新鲜感涌入脑海。可我多了一份沉重,思绪中不停地切换着一幕幕“结尾”。 当父母放开双手,任我们自己去闯,无论前方多渺茫,只有坚强就无怨无悔,虽然会伤痕累累,但不会被别人当作傻瓜。飞向高空,锁住当日不切实际的幻想,离开身边的守望。向最高点冲击,虽然会折断羽翼,但终究会有一片天空包容自己,让自己安详,坚强了一生,不会被脆弱取代,更不会被平凡抹杀。 【醉卧斜阳】大洲先生可有近期诗词新作? 【大洲】读诗不写诗,何以有新作。 【liuhensy】大洲老师能不能写一些关于邳州的书吗?我发现关于我们邳州的书很少(文史,地方志,传说...)即使有也是很久以前的! 【大洲】这不是我的强项,但有许多朋友在写,比如原政协文史委的鲁主任,如宣传部的原副部长写的邳州方言,如周伯之先生最近编著的邳州民俗民间文艺系列丛书及周七猴子小说集,如文化馆的陈老师的邳州曲艺志,如岔河的王如坤先生的邳州民俗大全,如陈厚杰老师的邳州童话全集,这方面的书可以说太多了,只是缺少推广的平台,邳州对文化事业重视的还不够,老百姓多不知罢了.这些资料我都有,将来我会将他们发布在网上的。
【大洲】醉酒有我的经历,但许多搞笑的细节,都是同事的,我是现场的目击者。的确,许多东西是虚构不出来的,写着的时候,脑里浮现的是那时的情形,自己都想笑,当然,顺便加些艺术加工,无非是夸张得更好笑而已。胸罩篇是十多年前社会上流行人人下海经商时的一个故事,主人公应该是一位教师吧。直到前几年,见了问他胸罩卖完没有,他说还剩一些在朋友家收着呢。大笑之下,就想写成阿慢的故事了。
大州老师的文字与平民息息相关。笔下的题材千变万化,但有一点是不可变的,那就是观察、重视、同情和博爱。有了这样的定位,才能不断关注一般群体的命运,或褒或贬,都是为建设一个理想和美的生活家园。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