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写作资料与写作过程

摘要: 语言的生动形象并不全都得力于描写。有些不尚雕琢的朴实语言也是十分精彩的。如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提到讲话,可就触到了陈奂生的短处,对着老婆,他还常能说说,对着别人,往往默默无言。他并非不想说,实在是无 ...
文稿修改演播室

    (3)进行积极的感受和思维。
    观察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事物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在对事物表象的把握中及时地捕捉事物对观察主体的影响和启发,通过观察产生对社会的独特感受和深入思考。这样,我们从观察中得到的就有了三种东西:事物的状况、事物引起的情感、事物中隐含的道理。这就是叶燮所谓‘物、理、情‘。只有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具有艺术眼光的人,能从平常的或异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觉到某种人生意蕴,从人们不屑一顾或一笑置之的对象中感悟和挖掘出深刻的寓意。
    (4)五官开放。
    观察要用眼睛,据视觉心理学的研究,一个正常的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有90%以上是从视觉通道输入的。达芬奇曾说,被称为灵魂之窗的眼睛,乃是心灵的要道,心灵依靠它才得以最广泛最宏伟地考察大自然的无穷作品。
    观察以视觉为主,但并非只限于视觉。为了把握事物的多样性,往往需要多种器官同时开放。
    王蒙说:“你看到了雨丝,这是一种视觉的形象。这雨丝可能是细细的,因为这是场春雨,不是夏天那种倾盆大雨;也可能你感觉到一种凉意,有时候,你还会闻到由于下雨泥土潮湿的气息;甚至下雨以后树叶和花的颜色、气味,都会发生变化。下雨的时候,还包括阴天所给你的视觉的感觉,这种阴沉的天空的感觉,也许在某些人身上引起的是一种快乐。如果是农民,他感觉是快乐的,因为他们的庄稼地,还有许多地方正需要雨。如果是牧区,对春雨的感觉更敏锐。一场春雨过后,到处都是绿草。连牛啊,羊啊,放羊放牛的牧民啊,都感到非常快乐。所以说,下雨这么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它是与你的视觉、嗅觉、听觉和你的许许多多的一系列复杂的感觉都分不开的。”7
    (5)掌握多种观察方法
    寻根观察法:
    老舍说过,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寻根追底,找到它的“底”。这种寻根观察,必须持之以恒,有的还要反复多次,才能寻出事物的“根”,否则就无法下笔。
    比较观察法:
    要观察到一个人物或一个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需要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才能掌握人物或事物的特征。
    鲁迅在散文《雪》中,对南北之雪作了精细比较: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纷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定序观察法:
    观察是有意识的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或由近及远,或由东到西,或由点到面,或由外及里……观察的顺序、方位不同,所观察到的情状也不相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按确定的顺序观察,才能在行文时一步一步地写来,使得文章层次井然。
    换时观察法:
    变换认识的时机,从不常见的时刻进行观察认识人物、事物的不同状态。人物和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是富有变化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指出:“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大自然的景物在不同时序节令里千变万化,而人类在不同的时间和气候里,也有各种不同变化。进行观察有时须根据需要改换观察时间,以便观察到人物或事物在不同的节令、时间中的不同表现及其特征。
    易地观察法:
    人物或事物在不同的空间里的表现是不相同的。同是一个人物或事物,在不同的地点就有不同的表现。茅盾认为,活人们是到处跑的。一个商人固然常在店铺里做生意,但是也和他的老婆和儿女们另有一种“生意经”。他在商业上打的算盘,不一定就是他和亲戚来往家事纠纷时的算盘,你如果只在他的店铺里观察他,——只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守候他,当然是不够的,你必须跟着他到处跑。从他的店铺里跟他出来,跟他到小馆子里,到朋友家里,到他家里,到他卧房里,一直跟他到“梦”里。你不但要明白他的职业生活,也要明白他的私生活,最隐秘的私生活。这样观察过后你写出来的人物方有“个性”,方是一个“活人”。
    观察事物也同样。如同为松树,平地之松与山顶之松不同。黄山玉屏峰有迎客松,是因山顶风大才使得松树伸出迎客之手。
    (二)体验
    体验是指是主体通过实践的方式感同身受地进入生活以此来认识理解周围世界,是主体的心理结构对外界事物的感受、体味、感动、感悟。它往往是通过意象、意境传达出来,供读者、观众去咀嚼,去回味,去想象。相对于观察和感受,体验显得更加深刻、更加神秘、更加活跃。
    ⒈体验的类型
    (1)直接体验:亲身经历直接感受。创作者站在自己的对面,把自己的主观世界当成客观对象来加以审视和观照。人类既可以认识和征服外在的客观世界,同时也可以认识和征服自己的主观内心世界。作家、艺术家深入现实、经历人生,在有了丰富、生动的各种感受、认识之后,并不是局限于这些感受、认识,拘泥于眼前的事物,而是力求超越它、升华它,把它们当成客观的对象,站到其对面去,进行审视和观照。
    (2)间接体验:主体在欣赏客观对象时,完全溶入到对象里面去。他既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也不是精细地观察,深刻的剖析,而是和对象完全溶为一体,与对象同呼吸、共命运,对对象的一切感同身受。
    体验产生的这两种情况,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话来说,就是“以物观我”和“以我观物”。“以物观我”就是超越自我,和自我保持一段审美的距离;“以我观物”就要超越现实生活,泯灭物我主客的鸿沟。
    ⒉体验的作用
    (1)体验是沟通主体与对象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作者和他写的对象有多大的区别,当体验的同感超出功利道德的评价而作审美的选择时,便使作者的主体性和客体性趋于一体了。
    (2)在把握对象内在丰富性方面,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实现。没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生活不过是一个存在着发展着的客观实体;如果不在这个客体中融入主体的深切感受,使它跃动着作者的血脉和灵魂,那么生活永远不能变成真正的艺术。所谓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作者对生活体验的一种美好的回忆。高尔基曾说,科学工作者在研究牡绵羊的时候,没有必要把自己想象成牡绵羊,而文学家作为一个慷慨好施的人,却必须把自己想象成吝啬鬼。
    (3)体验又是写好人物、环境的基本保证。长期深入生活实践,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深入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逐步积累写作素材,写出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优秀作品,是一切卓有成效的作者获取材料的途径。写作就是把不同时间不同情景下的体验,近于奇妙地结合起来,合成为一个新的生活感觉。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4-19 12:01
  • 4
    粉丝
  • 5702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