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写作资料与写作过程

摘要: 语言的生动形象并不全都得力于描写。有些不尚雕琢的朴实语言也是十分精彩的。如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提到讲话,可就触到了陈奂生的短处,对着老婆,他还常能说说,对着别人,往往默默无言。他并非不想说,实在是无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三)阅读
    ⒈阅读与材料
    阅读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写作者常常会涉及到各种知识。因人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所有食物都亲自去观察采访,而阅读文献资料,将使人们得以了解那些不可能亲自感知的生活和知识,从中获得写作资料。有些文体,如历史传记、文学评论等的材料主要来自于相关的资料和典籍,阅读显然是获得这些材料的唯一途径。即使那些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文章,甚至以虚构为能事的文学作品,也可以从过去的文章或作品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和借鉴。
    ⒉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的方法极多,人们常论及的有下面几种。
    (1)精读法:认真仔细精确地研读文献,逐字逐句、逐章逐节深入细致透彻理解文献内容,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方式。
    (2)略读法:略观大意,知其梗概。把文献中无关紧要的、或是已经熟知的内容,整段乃至整章跳过去,只通过寻找关键词语来把握主要内容。这种读法阅读面广、速度快。就实际应用而言,略读是最重要的常用阅读方法。
    (3)测读法:就是读书时把自己摆进去,不妨站在作者的立场,设身处地去想。边读边推想,下文应该是什么。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对照,学习作者的高明之处。学习与创造相结合则有利于阅读的深入。
    (4)评点法:阅读时,随时记下自己的体会、感受、意见、评价,或写几个字,或写几句话,这就是前人常用的评点法。
    (5)写读法:先把原文用心读几遍,大致记住了,就开始默写。默写时,记不住的原话用自己的话写,写完后与原文对照,找出不同并分析原因。抄在笔记上的还是外储的材料,只有经过消化、被头脑吸收才是内储的材料。
    (四)调查
    调查指的是人们为了解情况而进行考察和计算,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材料、认识事物的活动。
    ⒈调查的类型:
    (1)普遍调查:是一种一次性的全面调查,要求无一例外地进行调查,也称普查,如全国人口普查。
    (2)抽样调查:是根据随机原则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按一定的条件抽取一小部分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调查,从而推算出对象的总体情况水平。
    (3)典型调查:是通过个别有代表性的对象的调查,以达到对全部对象的基本认识,了解总体趋势。
    (4)综合调查:即对调研对象进行多项目、多角度、多方位的调查研究,力求把握事物的全貌及其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趋势。
    ⒉调查的要求
    (1)态度要端正:要热情谦虚真诚,和被调查者一起探讨事实真相和本质;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能带着固有的观点去找材料,也不能受某种舆论的左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科学的结论。
    (2)事先做好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制订调查计划,拟出调查提纲。
    (3)充分认识第一手材料的重要性,努力从获取第一手材料来开展和深入调查活动。对第二手、第三手的间接材料既要大量收集,又要注意核实。调查所得的材料,要经得起检验。
    ⒊调查的方法
    (1)口头调查
    开座谈会:此方法简易可靠。事先要让人有所准备。开会时适当启发,不要随意打断发言。关键问题要谈深谈透。
    个别访问:以个人为行为主体进行的调查,主要方法是事先准备好采访要提出的问题,约定时间或随机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底细。谈话内容可由远及近,由粗至细,逐步深入。
    现场调查:深入到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调查正在进行的情况,以获得深切的现场感,并设身处地地思索。
    蹲点:驻扎在写作对象单位间,全面深入广泛地进行调查,使自己对这个单位有较全面、较深刻的了解,从而写出较扎实的文章……
    (2)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目的要求,事先设计出调查的题目,以卷面上列出问题请被调查者回答或填写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后要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结论。
    三、材料的选择
    作者在正式动笔之前,对众多的材料中进行比较,选择最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典型材料的写作行为。一切真正有价值有见解的文章,无一不是在充分获取材料、精心选择材料、恰当运用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
    (一)选材的原则
    ⒈应选择突出主旨的材料
    选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用最精当的材料把主题表现得充分、突出、深刻。主题是依靠材料来表现和深化的,所以材料的任何失误都会自然地影响到主题。
    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能表现、丰富和深化寓意的材料,但对此不可过于狭隘。材料的代表性并不是比例和频率,而是指那些最能体现内容对象的特性、最能表现故事寓意的材料。有些材料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却能从背景、气氛、情调、意味等方面渲染和烘托情景,丰满寓意,并使叙事富于原始生活形态的感觉性和意味性。
    ⒉应选择典型的材料
    所谓典型材料,就是那些能够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巨大说服力的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它是具体的,同时又是一般的,体现个性与共性、具体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典型化”是对材料在表现主题的力度上的进一步要求。没有充足而典型的材料,主旨如同空中楼阁,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毫无说服力。典型材料需要在许多可用的材料中精选。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许多作者不约而同地,偏爱到边远、原始、古朴、的区域去挖掘写作材料。因为作者认为,由那些未经现代文明的洗礼浸染构筑的世界,更能表达出文化寻根的本质。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4-19 12:01
  • 4
    粉丝
  • 570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