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新闻写作二十五条军规

摘要: 新闻写作二十五条军规1、写作时应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使文章生动起来。2、写作应先起标题后写文,增强文章逻辑性。3、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4、消息类稿件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00字,两个句号, ...
文稿修改演播室


有《湖南日报》的支持,我写稿的积极性更高了。我每年在《湖南日报》发表的稿件近百篇,我负责新闻工作的10年(1982-1992)中,有5年夺得全省县级发稿第一名,我先后有50多篇稿件获奖。当时的益阳市委宣传部在沅江召开新闻报道工作现场会,推介了我的新闻报道经验。1991年,我被《湖南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我还获得了晋升一级工资的嘉奖。
10年的新闻之路,我有过拼搏后的喜悦,有过困惑中的奋起。更多的是思想上的领悟和观念上的升华。 回忆是零散的,但蕴含着一个通讯员对《湖南日报》的感激!
“想”新闻创新的智慧路径
  恩格斯说:“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笔者以为,新闻工作者要写出有新意、有深度、有影响的作品,就要全力开动思维,多思多想,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探究事物的根源和本质所在。这里所说的“想”,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杜撰“新闻点子”,制造新闻。
  这里所说的“想”,是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以新闻事实为依据,多动脑,勤思考,将“想”这一思维活动贯穿于新闻作品创作的全过程,从而催开美丽的新闻智慧之花。
  “想”中触发灵感
  有人说,灵感总是垂青勤于思考的人;笔者认为,好新闻总是不负勤于思考的人。一个人善于对社会生活不断地分析、思考,不断地积累,他的大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思想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下,就会撞击出思想的火花,闪烁出智慧的灵光。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过程中,笔者特别注重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举措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思考,为自己的新闻写作打好扎实的根底。有人说,笔者的不少好作品是“得来全不费功夫”,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其实,笔者的大脑早就经历了“踏破铁鞋”的过程。
  笔者所写的《(肩题)放下老秘网 行程万里拍鸟百种(主题)李剑志成为洞庭湿地“护鸟第一人”》这个消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那次,地处南洞庭的一个中等职业学校请笔者去给学生作新闻讲座。讲座结束之后笔者与学校文学社的辅导老师闲聊时得知,学校的一位老师原来很爱在鸟类喜爱栖息的洞庭湖湿地打鸟,但是后来不仅放下老秘网不打鸟了,还做起了保护洞庭鸟类的事来。我感觉这里可能有文章可做。于是,立即找来这位名叫李剑志的老师进行详细采访,终于大有所获。作品发表后,引起了人们对洞庭湿地鸟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作品先后获湖南省地市报、湖南省报纸系统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并被湖南省记协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
  “想”中调整思路
  笔者认为,从刚获得新闻线索开始,就必须开动脑筋。别人提供的新闻线索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在采访中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对这些问题,并不一定要形成笔记提纲,但脑海里还是要有个基本的谱。同时,在采访过程中,要随着采访的深入,及时整理自己的思路,有的放矢地推进采访。采访推进的过程,就是对新闻事实进一步掌握的过程,而且随着对事实的更全面更深入的掌握,往往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这个时候,记者就要善于抓住这些在采访过程中冒出来的新鲜东西,及时调整自己的采访思路,转换采访的角度,捕捉更新的材料,从而写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新闻。
  199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告知,桃江县氮肥厂次日恢复生产要举行升国旗仪式。这家氮肥厂是桃江县有名的国有特困企业,停产两年多了,一个特困企业要借复产之机举行升旗仪式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有特殊的意义。第二天升旗仪式结束后,笔者在去找厂领导了解情况的途中,听一位工人说,这面旗帜是厂长尹亮才的母亲绣的。笔者又赶到几十公里之外的尹母住处采访。原来尹母听说儿子管的工厂要恢复生产了,心里就一直琢磨如何给新上任的儿子助一臂之力。她左思右想,最后从电视里那激动人心的升旗仪式受到启发,决定绣一面国旗送给儿子,鼓励儿子要为国旗争光,要为国有企业争气。
  笔者在掌握很多感人的细节之后,用“新闻故事”的形式写了《尹母绣旗励子》,先后在《湖南日报》、《益阳日报》、《湖南工人报》等10余家报刊发表,后来获湖南省专业报好新闻一等奖和湖南省好新闻三等奖。
  “想”中挖掘宝藏
  重大题材或突发性的新闻,不是每一个新闻记者都能遇上的,特别是基层党报的记者,这样的机会可能更少,最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新闻。有很多事情,可能因为我们见多了,见惯了,并不在意它。如果用点心,留点意,多去想一想,反复琢磨琢磨,深入其中,就能从中发现新闻,从而写出有深度有新意的新闻作品来。有些司空见惯的东西,只要舍得动脑筋,也能挖掘出宝藏来,产生“无中生有”的效应。
  譬如“桃花江是美人窝”,桃江由此名满海内外,桃江人也时不时把这“名”挂在嘴巴上。这“名”有什么用没有?笔者平时就在想这个问题,并注意收集有关材料。笔者想,这“名”,不就是一种知名度,知名度不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吗?利用知名度去创立品牌发展经济,无形资产便可变为有形资产。于是,笔者抓住这一点,有意识地搜集材料,经过反复揣摩,写出了深度分析报道《叫响“桃花江”》。
  作品通过分析现状,对“桃花江”这笔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被冷落、闲置、浪费以及流失发出了深深的感喟,然后从振兴桃江县经济的战略高度,对利用、发展、保护“桃花江”这笔无形资产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作品在《益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桃江县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相继开展了“桃花江”名牌产品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实施“桃花江名牌战略,振兴桃江经济”的工作思路。这一作品后来获中国地市报和湖南省地州市报好新闻奖。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6-12 14:47
  • 4
    粉丝
  • 176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