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几位高手的写文章经验

摘要: 作者一 我读研究生时的老板是院士,笔杆子出了名的好。他的文章在当时国内本领域可谓是出类拔萃的,除了科研思路自成体系之外,很多结果经他一写就会让人觉得新颖而又具有说服力。当时我们组的习惯是学生自己先写好初 ...
文稿修改演播室


    1)很多国际知名的大牛,他们的某篇文章能登在某个杂志上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因为有很多隐性的东西在里面起作用。
    2)自己的工作是否真有足够创新性?更重要的是,杂志档次越高,它在创新性之外,还要求你的工作能够对足够宽的研究方向的读者们有借鉴价值(或者可以大概理解为“可推广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候结果明明很漂亮也没有人做过,但编辑却会建议你转投其它更专业的杂志。
    3)文字表达,这个放在后面一起说。我现在看当时投给JACS的初稿,完全只能算一个半成品,面对这种顶级杂志的编辑不被直接拒才怪。
    今年春节前,我一个学生的一篇稿件投到Adv. Mater.上,只过了一个多月就接收了。一个审稿人说不修改,另一个说小修,而且只是针对几个文字错误和一篇引用文献的问题。学生当然很高兴,才入室一年半就有了好文章出来。我也很高兴,因为这篇文章也同样是我非常需要的。其实想想,这篇文章的问世绝不仅仅是运气好而已。早在学生入室之前,我就先看过大量的相关文献,觉得这个方向有意思而且比较可行。然后自己做过两次试验尝试了一下,觉得有戏。再后来主要就是学生自己在做,但中间也遇到很多很多问题,每次都及时拿来一起讨论。其实初步的结果差不多一年前就出来了,中间不断地让学生把实验结果系统化,补上一些更清楚漂亮的电镜图,然后从文章讨论的角度也去尽量丰满它。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尽量做到来龙去脉交待清楚,让人从前言部分觉得你这篇工作的重要性和新颖性,讨论完全建立在实验结果之上,文章架构争取做到清晰顺畅,而且前后有一个很明显的顺承关系,语言表达尽量准确规范,所以最后才一举中的。
    说起写文章,说实话,我个人认为,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对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弱点。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如英语母语的人一样去自由表达、畅所欲言。我们的很多从教科书学来的标准句式组装起来,自己读起来都觉得生硬干瘪。怎么办?其实功夫不怕有心人,有很多关于科研论文写作的参考书籍,还可以在平时阅读高水平文献时多搜集整理,把一些精彩的或固定的表达方式记下来,关键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在坛子里曾见zhenmafudan老师推荐过一本书,书里有一种说法,就是说要像讲故事一样来把你的工作写成文章讲给别人听。我现在的一个学生试验做得很不错,但每次他写文章初稿就像我当年一样,只能算是简单的结果分析,图1是什么什么,曲线A是什么什么,完全没有把来龙去脉讲清楚。我现在也把“像讲故事一样去讲工作”送给他,同时也希望和这里的坛友们一起共勉。而且如果有条件的话,请专门的英文修改公司或认识的老外帮着修改一下,这样出来的稿件,起码语言的准确度和表达习惯方面会在审稿人和编辑面前加分不少。
    整个文章从开始做试验到最后出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急,要在自己这边尽量把它完善,无论是从实验结果还是文章表达上都做到你能做到的最好。相信付出总会有相应的回报。而有时候不管什么原因,急着把一些不系统的实验结果随便整整就投出去,被一拒再拒也就毫不稀奇了。前些天北大物理化学学报让我审一篇稿件,我能看出文章应该是学生匆匆忙忙自己整理出来的,水平不高,错误不少。前言完全没有交待清楚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这个工作的意义何在?实验结果也不能完全支撑起他的讨论,最后的结论有太多不确定的部分,甚至有些从根本上不能够成立。虽然是中文文章,但其中表达不准确的地方,甚至错别字都有好些。虽然我很理解学生发表文章的急切心情,但这篇稿件我还是毫不犹豫给拒了。这样一篇低劣文章的出炉,其中有学生毛糙求成的原因,也有老师放任不管的可能。希望大家今后不管往什么档次的杂志投文章,都能够先让它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最好。
有时候和单位的老师们聊天交流,经常说到一个问题:不少学生做实验时,遇到问题后只简单尝试一下,然后就放弃了,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非常可惜。其实就像打井,有时候就差最后一铲子水就出来了,所以一定要坚持。什么时候放弃呢?如果从理论上你那个设想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或者设定好的实验路线在现有条件下也不可能实现,这时候才能抱一个肯定的态度去放弃。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不能简单归咎于学生。从实验立题开始,就要顾及到它的可行性。无疑,这对于研究生,尤其是那些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来讲是很难准确把握的。这个毫无疑问应当由老师来把关。我认识一个实验室的老板,曾给他的一个学生布置了一个题目。说实话,题目很有意义,如果做出来的话是可以在Nature、Science上发文章的。问题是这个课题在国外有几个著名的工作组前后奋斗了很多年都还在一步一步地改进,而且他们实验室自己之前并没有多少基础,就这样让一个学生独立上马挑战如此艰巨的任务,下场无疑比堂吉诃德还要悲壮。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6-12 15:42
  • 4
    粉丝
  • 194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