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对起草领导讲话稿的几点体会

摘要: 起草领导讲话稿是参谋“六会”基本功之一。“会写”是参谋在平时工作中经常做的一项大量的、事务性的工作,是平时机关业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衡量参谋素质的重要标准。为帮助新参谋准确、迅速地掌握机关领导讲话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四)写出特点。一是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局情况。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军委、总部的各项决策和指示,各项工作的基本任务、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等。不了解全局,就站不到全局的高度,写讲话稿的层次就上不去,观点的提法和对问题的看法就把握不准,也就不可能把讲话稿写好。了解掌握全局情况的主渠道是认真阅读有关文件,重要的内容应该记得住。另外,可以通过领导讲话,参加各种活动来熟悉情况。二是要刻苦学习有关理论和专业知识。我们在机关工作的同志,要在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小平同志理论、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和胡锦涛主席狠抓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多读点理论专著,打牢理论根基;热爱本职,钻研业务,努力成为真正懂业务的行家,不断扩大阅读面,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下功夫研究一点写作之道,掌握写材料的一般常识和技巧。一句话,要通过广泛、深入、刻苦的学习,使自己建立起适应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三是要勤于积累有关资料。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有句名言:“资料工作与研究工作实际上一回事,从来没有一个做研究工作有成绩的人是不搞资料工作的。”写讲话稿同做其他文字工作一样,也需要积累丰富的资料。资料从何而来?只要当有心人,处处有资料。在阅读文件、报刊杂志和有关书籍的过程中,要留心那些典型事例、精彩篇章和语句,尽可能摘记下来。积累资料贵在有恒,不需要在块的专门时间,今天一点、明天一点,时间长了自然就丰富了。对积累起来的各种资料,还应注意科学分类、定期整理,以便于查找和使用。四是要努力培养注意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俄罗斯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要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这是他产生不世之作的秘诀,也是对我们后人的忠告。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时时留心观察问题,养成多思勤思的习惯,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记录下来。分析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就是在长期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实现的。平时脑子很懒,有了任务才去冥思苦想,是想不出什么好观点,写不出好稿子的。五是要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讲话稿的写作能力。实践出真知。只学习如何写的理论知识,不参与讲话稿的起草工作,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会写能写的高手。唯有多写多练,才能逐步提高水平和能力。参与起草实践,一要刻苦认真。每一交起草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力求写一次有一次提高,不能抱应付的态度。如果本来能挑一百斤,练一练可能挑动一百二十斤,可每次只挑九十斤,时间一长,不仅不会有长进,连原先的一百斤也挑不动了。二要善于总结。参加一次起草工作,应及时回过头去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把初稿、个性稿和最后的定稿加以对照,从中体会应该怎样写。练得多了,研究得深了,写好讲话稿是可以做到的。

(五)写出性格。不同的领导对讲话稿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是为同一职务的领导写讲话,写同一内容的讲话,但在讲话稿的结构、具体内容和行文上不能一个样,必须充分体现不同领导的不同讲话习惯,也就是个人风格。怎样体现特定领导的个人风格,没有一定之规,主要是靠在实践中去探索、去体会。我个人体会,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从领导同志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上去体会;二是从领导同志过去的讲话中去体会;三是从领导同志交代的意图中去体会。如果对领导讲话的风格体会得深一些,把握得好一些,写出的讲话稿可能通过起来就会顺一些,但并不是说考虑到领导讲话的习惯和风格,就一定会使讲话稿一次通过,不会出现反复。事实上,一次就能通过的讲话即使有也是少数,更多的是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通过。这一方面反映了我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与领导之间存在着差距,另一方面领导本人也有一个思考和深化认识的过程,稿子总是越改越好。我们担负起草工作的同志,要有多次反复的思想准备,不要因为一两次领导不太注意就灰心。要把这种反复的过程作为一种提高认识能力和写稿水平的锻炼过程。


 

   三、起草领导讲话稿容易出现的问题


 

   概括地讲有四句话:“讲题上散、逻辑上乱、道理上虚、特点上平”。具体上讲:

   1、讲题上散。就是说不到点子上。有的稿子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文字,乍一看似乎与主题多少都有点关系,仔细一看,说到点子上的不多,该讲的问题仍然没有讲到位、讲透彻,有的甚至拐了弯,讲的根本就不是阐明主题所需要的内容。这是由于事先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信笔由缰,想到哪写到哪,写着写着跑了题。

   2、逻辑上乱。表现有三种:一是掰不开硬掰。写讲话稿的同志都知道要有那么几个“点”,而且是“无三不成文”,分“点”总要三个以上。有时想来想去只有两个,找不着第三个,于是就硬掰,搞乱了逻辑。比如,有个稿子讲召开会议的重要性,第一点是加强**准备的重要举措,第二点是推动**建设上新台阶,第三点是解决**建设存在的问题。这三点实践上只有两点,后两点说的一回事,不解决存在的问题怎么能够上新台阶?二是说不通硬说。讲道理要以理服人,领先逻辑的力量,不能用“就是要这样”来论证“必须要这样”。比如,有一个讲话稿的小标题是“要把学习高科技知识与学习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原先的稿子大意是,必须抓好二者的结合,如果不结合或结合不好,就学不深,用不好。这段话没讲出什么道理,听的人弄不清为什么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后来作了这样的修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学习和掌握高科技知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科技知识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学好高科技知识,对于加深理解科学理论的体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抓好学习高科技知识与学习科学理论的有机结合,做到相互促进,融会贯通,从根本上提高思想境界和认识能力”。三是扯不上硬扯。喜欢跟风,时兴什么词就到处用,不管用得是不是地方。比如,这几年强调讲政治,很多同志喜欢用“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来说明某个问题的重要性。有个稿子讲质量问题,讲了这一段话:“江泽民同志强调,质量第一是一个重大政策。这也包括品种、规模在内。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在一定意义上说,质量好就等于数量多。这就告诉我们,质量问题不是一般问题,而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江泽民论述的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后面的结论不是江泽民同志的话告诉我们的,而是用时髦的语言硬贴上去的。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6-17 12:07
  • 4
    粉丝
  • 1892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