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个问题:变化。所谓变化,也就是创新。有的工作年年都要开展,决定了有的稿子年年都要写。虽然内容年年有些不同,但如果表达形式不能与时俱进,则可能出现千篇一律,年年都差不多的情况。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以2005年省委元旦迎新茶话会、春节团拜会讲话稿写作为例。 第九个问题:效果。机关文稿尤其是讲话稿有一个效果评估的问题,应该作为文稿起草的一个重要环节,由撰稿人进行跟踪总结。按照文稿形成、消费、作用的时间先后,文稿的效果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撰写效果。二是演讲效果。三是贯彻效果。分别以上面有关例子作些说明。 第十个问题:境界。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这本书里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从事机关公文写作,也是有境界的。1、起草文稿的条件:工作、思想、技巧。2、从事文稿的阶段:模仿、入门、创新。3、提高文稿的途径:学习、实践、总结。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学习中央领导讲话,重在把握精神实质;二是学习省委领导讲话,重在熟悉浙江省情;三是学习本系统上级领导讲话,重在了解工作信息;四是学习人民日报和《秘书工作》《秘书》等杂志上的文章,重在借鉴写作方法;五是学习古代诗文辞赋,重在锤炼语言文字。4、对待文稿的方式:工作、学问、事业。 第十一个问题:基础。起草文稿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考是文稿起草的重要基础。苏轼的“三了”说。戴表元的“三番来者”说。周晓峰(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的“推销”说。 第十二个问题:地位。文稿是机关工作的起点和归宿。调查研究、工作安排、工作部署、工作总结等等,都离不开文稿,可以说文稿贯穿着机关工作的始终,文稿起草是机关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机关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人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生等谈论文章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认识机关文稿起草工作具有借鉴意义。一是孔子“兴观群怨”说。二是左丘明“三不朽”说。三是曹丕“经国大业”说。四是韩愈“文以载道”说。五是焦循“用于天地”说。 机关文稿在机关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一个朝代、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机关,文稿的地位集中体现在撰稿人的地位。1、从我国古代历史情况看,撰稿人的地位伴随着文稿的地位而沉浮。2、从当代美俄等国家情况看,撰稿人在国家决策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从我国当前各级机关实际情况看,撰稿人的地位逐步在提高。 以上观点,来自于工作实践,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