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标题精神 标题好比眼睛,对文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无论大标题还是小标题,都要认真提炼,使人读起来有精神。首先用词要明朗,不能含糊其辞。如《关于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这是一个调研报告的题目,很明确。小标题也是这样,清晰明朗,如“近期发展目标”。其次用词要准确,不能言过其实。如“快速”发展,“较快”发展,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词。三是用词要朴实,不能虚饰浮华。机关文稿的标题与新闻稿的标题不同,前者讲究朴实到位,后者强调抓眼球。初学者以前较多接受电视、报纸的感染,以为要标新立异,这恰恰不是机关文稿的标题所要求的。此外,标题不能因为追求整齐,以至因词害意,有时一排小标题,多一字少一字也是可以的。写文稿的人都有感受,比如用一“加”字,写加快、加速、加强等三、四个好写,五、六个就难了,可以适当变一变。四是用词要合适,不能只顾自己偏好。标题的选择,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偏好,有的喜欢长一点,有的喜欢短一点,有的喜欢用七个字,打油诗一般,有的喜欢文绉绉,看起来有深度,不一而足。所以,大小标题的选择,还要针对不同的领导选择适合其的特点,不能以自己的偏好来写标题。领导审文稿,首先看标题,标题通过了才看下文,所以标题其实是第一关。 7、段段分层 当你还不能将你的文章划分为明晰的层次时, 夜猫子,为鼓励原创分享,老秘网实行稿费制,如需查看本文隐藏内容请用心思考并认真回复点评下,系统将自动替您支付3元稿费给投稿人;如稿费余额不足,请先投稿一篇即可获得10元稿费。交流出新知,有你更精彩,一起来吧!秘书Q群14260122 [为文智典]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也就是接着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个报告后来被称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一报告是由于光远组织起草的。1978年12月2日,于光远接到任务,到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讲话,起草时间总共10天,时间相当紧,任务又是极其繁重。期间邓小平与起草人员作了三次谈话,都是有新的思想和要求。猜想稿子是二天一改。12月2日邓小平亲自拟好一个讲话稿提纲,共三页纸,一共列出了七个问题:一、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二、发扬民主,加强法制;三、向后看是为的向前看;四、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五、允许一部分好起来;六、加强责任制,搞几定;七、新的问题。在提纲的最前面,还写了“对会议的评价”几个字。加在一起,就是八个问题。起草组最后拟定了四个问题,并获得通过:一、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可见起草人对邓小平提纲的研讨与把握是极其深刻和精准的,既不生搬硬套,更能综合升华。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