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青年公务员面临成长烦恼:压力巨大苦熬升迁

摘要:  在贵州省委工作的青年公务员李雷发现,他已有一个多月没享受过周末双休日了。更郁闷的是,女儿才一岁多,却很少看到爸爸的身影——早上他出门时女儿还没醒,晚上回家时女儿已经睡着。  “熬夜写材料,一改十几遍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在贵州省委工作的青年公务员[微博]李雷发现,他已有一个多月没享受过周末双休日了。更郁闷的是,女儿才一岁多,却很少看到爸爸的身影——早上他出门时女儿还没醒,晚上回家时女儿已经睡着。
  “熬夜写材料,一改十几遍,加班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李雷说。因为回家太晚没有公交车,上个月他打车费花了700多元。
  遭遇李雷类似烦恼的青年公务员并不在少数。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倍感焦虑,在省直部门的年轻人苦熬升迁,基层公务员则为了考核指标疲于奔命。
  近年来,中国政府强调吸收新鲜血液,公务员队伍日益年轻化。据统计,35岁以下年轻公务员已占到公务员总数的26%,成为各项政策实施的主力军,更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
  然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面临“成长的烦恼”;他们的状态和心态,还需要正向的引导和调整。
  青年公务员的“新三高”
  在体制“城外”的人们看来,公务员是“高地位、高稳定、高收入”的理想职业,就业竞争分外激烈,公务员报考人数不断刷新纪录。然而,一些闯过千军万马的惨烈竞争,终于身处体制“城内”的青年公务员,却患上了“生活高压、工作高压、舆论高压”的“新三高”症。
  今年28岁的黄海在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当公务员。初到乡镇工作时,他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做基层工作应该绰绰有余。但适应半年后,镇上的人事、纪检、民族宗教、重点工程管理等8项具体工作都由他一人负责,往往刚整理完人事档案,马上又得赶往驻点村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忙得“恨不得长出8只手来”。
  作为计生专员,在贵州息烽县石洞乡政府工作的张晓宇,白天走村串户了解情况,晚上整理核对资料,加班已是常态化。“计生工作实施一票否决制,基层工作人员一旦漏报,就有可能失去工作编制。不能不时刻紧绷神经。”
  与此同时,青年公务员也和其他年轻人一样,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物价,有着初入社会“囊中羞涩”的尴尬。
  在贵州省直机关工作的小陈,爷爷在基层一辈子,还只是主任科员,而自己研究生一毕业就考上了副主任科员,亲戚朋友都夸他“有出息”。然而工作3年多了,小陈却很失落:公务员早已没有福利分房,积蓄付不起几十万元的房子首付;没房子就没优势,相亲20多次都未成功。
  湖南一名青年公务员说,自己本来在企业工作,考了三年公务员,挤得头破血流,考上后却发现公务员的工作很琐碎,收入也大幅降低。
  张晓宇告诉记者,自己每月收入2760元,除去吃饭、交通费、手机话费、送给亲朋好友的各种礼金……每月都所剩无几,实行“阳光工资”后,各种购物卡、福利券也已经成为传说。就算不吃不喝,在县城买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也要十年。
  “fubai”、“安逸”、“爽”……这些网络“关键词”让许多青年公务员感到舆论高压,情难以堪,甚至愤懑无奈。“现在群众对政府工作要求高,公务员都处于‘放大镜’之下,言行举止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黄海说。
  “十年之内不要参加同学聚会。”机关公务员中流传着一句话。在一些青年公务员看来,聚会能不参加就不参加。贵州省交通运输部门的一名研究生公务员说,自己的工资收入只是律师同学的零头。好不容易加班挤出时间参加同学聚会,还要被同学奚落:“你们是父母官”,“你们捧的是金饭碗,吃饭香”,“你们啥都不用自己花钱”……
  云南省青年公务员龙杰说,每天打开网络,与公务员有关的基本都是负面消息和各种指责,看了心里很不好受。他认为,现在很多人看公务员时,都戴上了“有色眼镜”,公务员变成了“费力不讨好”的职业。“实际上,现在公务员的工作生活状态,早已不是‘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了。”
  他们为什么自信不足
  虽“居庙堂之高”,却“处农村之远”;讲得了外语,未必会说“群众语言”。如何与基层群众打交道,是摆在这些优秀的青年公务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贵州省绥阳县大路槽乡国土所所长王刚说,一些基层青年公务员缺乏与群众打交道、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到位,不会说“群众话”。一位青年基层公务员告诉记者,他的背包中,总是放着两本基层常用法律法规读本,随时准备用来调解群众纠纷。
  共青团贵州省委宣传部部长蒋云丽告诉本刊记者,在今年3月对该省900名青年公务员的调查中发现,部分青年公务员自信不足:感到非常自信的仅15.42%,不自信的23.91%;认为身边公务员充满激情与自信的仅为27.37%。
  不少青年公务员存在本领恐慌,对自身能力、学习培训、选拔培养等感到不甚满意,认为能完全胜任现有工作的还不到一半。其中,认为本单位对青年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很大的仅14.86%,对青年干部学习培训感到很满意的仅14.08%。
  另一方面,只有23.35%的青年公务员认为,他们的个人才干能在工作中得到完全发挥。湖北省的青年公务员周华,就苦于公务员工作的枯燥与琐碎。“‘小周,打个文件’,‘小周,接个电话’,‘小周,发个传真’”……她感觉,创新、自信和激情并不是公务员最重要的品质。在“遵循”与“创新”的徘徊之中,她已不由自主地向老机关作风看齐,越来越墨守成规。

12下一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3-7-6 09:03
  • 4
    粉丝
  • 2543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