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使人沉思稳重,扩大影响。作者的写作过程就是自我的修炼过程,作品在追求完善、完美的同时,自己也将得到完善和完美。长期从事写作的作者,是能够改变自己急躁、粗鲁、邋遢、冒失等性格毛病的。如果一个青少年的性格粗野、惹事、多动、懒散、放荡,读书、写作、练字是最好的药方,如果他能够坚持每天读书、写作、练字,半年以后性格就能有很大的改变。所以,我们常常会把文人与沉思稳重联系在一起,把没文化没修养与文盲联系在一起。写作还有一个不可小视的作用,就是能够提高知名度,现今有不少人在因特网上建立了博客,在那里可以发表文章,上传照片,以文会友,亲朋好友只要在中文浏览器上输入他的名字,就能看到他的文章和照片,如同自己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一样,特别方便地就可以阅读。现如今的职称评定依然把理论水平,作为评定条件之一,中级职称以上的专家、教授,必须在公开媒体上发表文章多篇,才能参与资格评审,如果没有理论成果,高级职称是不可能取得的。 写作使人至善至美,自强自律。好的作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好武器,一个人如果不明事理要读书,如果性情暴躁要读书,不知天下大事和要事要读书,不懂得历史要读书,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要读书,这就是f老秘网人们常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个男人,如果没有文化和文学修养,就不能称为良才;一个女人,如果文化和文学修养,就不能称为才女;一个武将如果没有理论头脑,那只能是一介武夫和莽撞小子;一个公司老总如果不懂得经济理论,那只能是一个阔老板和暴发户;一个演员如果不懂得学艺理论,那他最多也就是一个优秀演员;就是一个运动员,如果没有文化和理论头脑,也不能称其为著名运动员;一个著名级的教师、医生、书法家、画家,都是需要有专业理论来支撑,不懂得专业理论就不能称为著名。这就是普通与专家,一般与著名的区别所在。写作是自律的好办法,把写作的过程作为修炼自身的过程,就会收到端正言行和扶正袪邪功效。目前的监狱劳教手段,就是很好的证明,他们组织劳改对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只能改造劳教者的日常行为,而学法律、读报纸、练书法、写日记、写家信,才是潜移默化,改造其心灵的好办法。 写作使人多愁善感,品味人生。有一种社会现象,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就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生活情趣的缺乏症。由于作者本身养成了观察思考、慎言善辩、日省吾身的习惯,所以他们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参与交际和娱乐活动,他们一般不善于同外界交流和沟通,在别人眼里,他们是另类是怪物,是书呆子是臭架子,是不可理喻的书生。其实,写文章的人也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也需要与别人交流和沟通,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关心。一般地说做学问的人心底善良、行为端正、爱憎分明,但他们的语言比较刻薄,好争论和得理不让人,为一点小的不良行为而表示不满,知心朋友较少,这些都是正常的,应当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关心,得到各级领导者的信任与厚爱。众所周知,写作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是了解社会品味人生的过程。同时,写作的过程又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甚至也是一项体力劳动,有些调研文章就是要经过调查研究的,一些数据的采集和群众的反映,是需要作者深入实际的。一篇文章的完成,尤其一篇理论文章,一篇有份量的公文,是对作者逻辑思维、参谋决策、组织指挥、统筹协调、布局谋篇等能力的全面检验,所以,文字工作者并不是单纯和简单的。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