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定公文外,作为组织部门在工作中,还经常使用诸如领导讲话稿、调查报告、汇报材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经验介绍、信息简报、会议记录等非法定公文。这些非法定公文与法定公文同等重要。今天,我重点就组织部门平时常用的领导讲话稿、汇报材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经验介绍、信息简报等七种公文的写作要领讲解一下。 (一)关于领导讲话稿的写作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讲话稿的使用频率很高,使用的范围很广,发挥的作用也很大。我们每次阅读一篇优秀的领导讲话稿,都会从中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声音,感受到时代的号角、历史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从一些卓越领导者的讲话中,都不难看出其中蕴涵的不同凡响的力量。如毛主席的讲话生动诙谐、气势磅礴,邓小平的讲话绵里藏针、简洁明快,朱镕基的讲话机智幽默、谈笑风生;胡锦涛的讲话思维缜密、情理交融,温家宝的讲话温文尔雅、坦诚真挚。他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讲话中都充分表现出了个人的魅力,使我们从这些领袖人物的讲话中体味出他们渊博的知识,高超的领导艺术,从而去追求睿智的人生,去呼唤奋斗的激情。同时,领导讲话稿的写作对于完善领导者自身形象,体现其工作成效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名政治上成熟的领导者,都很注重讲话稿的写作。 讲话稿的结构,一般由标题、时间、称谓、正文几部分组成。正文又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1、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标题是入眼的第一印象,要给予高度重视。领导讲话稿的标题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单标题。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也可以省略讲话人姓名,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另一种是双标题。写法是: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或两三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或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组成副标题,然后将讲话人姓名再另起一行。 至于哪些讲话用单标题,哪些讲话用双标题,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是看起草讲话稿人的爱好和讲话领导的习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会议有两位领导讲话,重要领导的讲话用单标题,次要领导讲话用双标题。 在拟写双标题的主标题时,或揭示讲话主旨,或明确讲话的主要内容,或提示受众注意,或引发读者兴趣,总之,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拟写标题的基本要求8个字:准确、规范、醒目、精练。 所谓准确,就是在确定标题时要抓住讲话稿的内容和要点,准确地加以提炼,使题文相符,概括精要。 所谓规范,就是要合乎格式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讲话确立不同类型的标题。 所谓醒目,就是不抽象模糊,力求特色鲜明,感染力强。 所谓精练,就是标题语言应凝练概括,言简意赅,使人读其题而明其文、知其意。 2、领导讲话稿的称谓。称谓是指对受众的称呼,写在正文之前的顶格位置上,根据参加会议、活动和各种仪式的受众不同来确定,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常用)等。 总的要求是,称呼要适宜得当,不卑不亢。 3、领导讲话稿的正文。正文一般由开篇(引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开篇。这部分虽然内容不多,表达比较简洁,但在文中处于特殊地位,具有引领全文,确定基调的作用。常见的开篇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开门见山式。即用简明扼要的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讲话的主题,不绕圈子。一般比较严肃的工作会议或部署性、指导性会议常用这种形式。 二是综合概括式。用精练的语言将讲话的主要内容或基本精神进行高度浓缩,概要精当的表述出来。一些比较重要的部署性会议、指导性会议或交流性会议常采用这种形式。 三是提示说明式。在开头先把要讲的主要问题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说明讲话的缘由和要点,以引起受众的注意,这种方式多在专题性会议、座谈讨论会议中出现。 四是阐发意义式。一般适宜于一些重要的部署性、总结性、交流性和礼仪性会议。就是在讲话的开头既概括会议召开的背景,又全面阐明会议召开的意义。 五是开启作结式。先将讲话全文的主旨或结论置以开篇,然后在正文的主体中用事实和依据分别予以分析和说明。一般礼仪性讲话和总结性讲话常采用这种开头形式。 六是自然入题式。开头先说几句“题外话”,将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后顺势进入正题,这种开篇方式比较适宜于座谈、研讨会议。 七是礼貌祝福式。就是在各种不同的礼仪场合,如表彰庆功会、欢迎欢送会、节日庆典会上对讲话受众或表示祝贺,或表示欢迎,或表示诚挚的慰问,起到宣传教育、鼓舞人心的作用。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