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开创的文风和文章艺术所达到的高度至今无人能及 “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在的活人,向外国人学习是为了今天的中国人。”梁衡以毛泽东曾说过的话,作为讲座的开场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梁衡说,毛泽东开创的文风和文章艺术所达到的高度至今无人能及。十八大以后,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其中一条就是要改进文风。如今,很多干部已经不会讲话、不会写文章了。学习毛泽东如何写文章,这对改变文风具有现实意义。 讲座上,梁衡用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叙述风格从写作的基本原理、文章分类、题材风格、立意境界、文章章法等方面入手,将党史上的领袖人物、重大事件用鲜活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使大家既重温了历史又身临其境地领略了伟人的风范,感受一代文章大家的永恒魅力。 毛泽东的文章是时代的思想,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他全身心社会实践的结晶 梁衡说,古今文章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纯文人,一是政治家。纯文人之文情胜于理,政治家之文理胜于情,毛泽东的文章属于后者。 “毛泽东借文章评天下,用文章指导政治经济来治国,用笔杆子指挥枪杆子。”梁衡说无论是在井冈山时期革命处于低潮时,还是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他都能高瞻远瞩,发出振聋发聩之声。毛泽东的文章是时代的思想,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的思想。这种文字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他全身心社会实践的结晶。 好文章要有“形、事、情、理、典”,要能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有的放矢 毛泽东的文章体裁多样、立意高远,其中最多的要数报告和讲话。梁衡说,开会讲话是工作方法,不是演出,是为了产生思想、解决问题。在报告讲话中,毛泽东总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灌输,更不是作秀。他的语言风格生动幽默,临场发挥中随处可见其智慧。 “毛泽东的报告和讲话是从口语到文章,现在反了,先写稿子再念文章,这是僵化的表现。”梁衡说,研究过去是为了现实,他总结了干部写作常犯的毛病,如居高临下、发号司令,太长太空、没有内容,枯燥干瘪、没有细节等等。 好文章要有“形、事、情、理、典”:形,就是要诉诸形象,如临其境;事,就是要如经其事,跟踪过程;情,就是要发乎内心,强烈共鸣;理,就是要个性发现,揭示共性;典,就是要腹中学识,厚重幽默。最后,梁衡传授了领导写好文章的几条基本标准。他建议,文章要能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证明你在思考,有的放矢;要有精心挑选的事例,感觉到鲜明形象,感受到真感情,悟到新思想,运用合适的比喻或典故。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