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1

专家经验谈——如何写领导会议讲话稿

摘要: 这篇文章写得好,好在把领导讲话解剖的非常细致,领导讲话是什么,他的特征,起草领导讲话的步骤,技巧以及其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那些每个步骤中的细节,都是经验之谈,比如高度不够,深度不够,这些看似神秘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五是修改、完善。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千回改,小说、散文、诗歌如此,讲话稿也是如此。
    首先,自己修改。从谋篇布局到起、转、承、合,到语言润色,都要反复推敲。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作为同行,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千万不要轻易出手,这既是对领导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作为一个专业文字工作者,文稿一旦脱手,就要文责自负。别人就要透过文稿来看你的素质、看你的能力。除非时间条件不允许,一定要反复修改。不要留太多遗憾。
    其次是,他人修改。这里包括分管领导的修改以及讲话领导本人的修改,都是被动的修改。在这个环节,作为初学者,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是处女作,苦思冥想,熬了数夜、一朝出手,不是被枪毙,就是被画个大花脸,心里自然不好受。其实,这都是正常的,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关键是如何对待别人的修改。为什么有的同志进步快,有的人进步慢,有的人原地踏步?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般来讲,领导的修改都是有道理的,也都是正确的,作为起草人,正确的态度,是按照领导的意见修改完毕后,最好保留原稿,仔细揣摩,为什么这样改?自己毛病出在哪里?这样改有什么好处?还有没有其他修改的办法?脑子里带着这几个问号,认真思考,寻找答案的过程,是学习别人的过程,也是提高自我的过程。从事文秘工作,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规范性,不像学开车,或是搞财务、计划等工作,有一套非常规范的程序和范本。文秘工作,更多体现为经验性,实践性,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也不是听几节课能听明白。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学习?就是在这个时候学,看别人是怎样改稿子的。每个人修改文稿的过程,其实是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经验的集中爆发,写文章的许多精髓都暗含在里面。今天希望每个学员,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灰心、丧气,而应视为一种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长此坚持下去,必见成效。
    那么不正确的态度是什么,要么是抵触情绪,一味认为别人改的不对,改的不好,表面上改了,心里不服,自然错过学习机遇;要么是惰性心里,让我怎么改就怎么改,改完交差了事,不吸取他人所长,自然也学不到多少东西。
    今后,希望每个学员都要注意保存文稿原样,一有时间就翻出来经常学习,经常揣摩,经常比较,最后,就会看到你的文稿领导改的越来越少,直至一次过关,甚至成为免检产品。
    六是定稿、印刷。一般来讲,多数讲话最终是要印刷下发的。当领导最终定稿后,起草者应该校对无误后,交付印刷。这一环节,要点在于校对。校对本身是一门专业。在印刷厂、编辑部、杂志社等单位都有专门从事校对的。但是,对起草领导讲话来讲,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一定要自己把好最后一道关。这就好比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如果稍有疏漏,就会造成很大遗憾。所以,给大家一个忠告,不论时间多么紧,领导催的多么急,付印之前一定要细细看一遍。从标题、署名到时间,越是明显的地方,越是要注意。因为结果是最重要的。
上面主要讲了接受任务,搜集素材,起草提纲、书写正文、修改完善,定稿印刷等起草讲话的6个基本环节。由于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可能有的人说5个环节,有的人还要多一些,但是大体内容应该是差不多的,只是分解的粗细程度不同。
第四个问题,关于写作技巧和方法

    写领导讲话,有没有捷径。我的回答是没有,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勤奋+思考。
但是,起草领导讲话,有没有技巧和方法。应该说多少有一些。
首先,要学会概括。写领导讲话,经常需要运用概括的方法,特别是给主要领导,给党政一把手写讲话尤其如此。从我们给一些业务部门改材料的实践看,不会概括的问题比较普遍。内容太散、太碎,形不成几个整体概念,看了让人头大。另外,大多数会议往往不止一个领导讲话。油田会议,一般至少有两个领导讲话,分管领导总结部署工作,主要领导提要求。如果一个会上,两个领导讲的东西大同小异,内容重复,听众不爱听,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此,也有一个概括的问题。其他领导讲过的,后讲的就要高度概括,把篇幅用于讲其他内容。当然,这只是概括的一个方面,属于浅层次的,只要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就可以作到。
关于概括的问题,有不少专家学者做过专门的论述,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艾丰的“三做谈”,做人做事做官,他在书中讲的主要侧重于做官,侧重于提高决策能力。下面,结合起草领导讲话谈谈概括的问题。
    所谓概括,就是用比较简短的语言把所要表达的内容抽象化、浓缩化、形象化。在起草讲话过程中,经常运用概括的地方,主要有对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部署的概括。
    关于工作目标:比较典型的是 “27281”工程,所谓“27”是油田稳产2700万吨产量;“28”是指每年控制、探明储量8000万吨,“1”是指经济总量翻一番;再就是2003年初提出的“三大目标”和“油气当量重上三千万”。
    对发展目标进行概括的好处是显而亦见的,简洁、明快、响亮、上口,容易为人接受、记忆和传播。
    关于工作思路:山东省提出的“12345”工作思路,国家的“三步走”战略,经常出现的“×大战略”、“×大工程”“几大文章”等等。
    关于工作部署:去年的“四大改革举措”、“三大亮点”、“双压三减”等等。
    至于如何运用概括,也是一个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问题。
经常用的办法:
--- “数字化”。“27281”,山东的“12345”
    ---“核心化”。“重上三千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说核心重点不计其它。
    ---“特征化”。邓小平的猫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怎样培养、提高概括能力?
    概括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高级思维活动,需要联想、需要一点悟性,但是也是可以训练的。
    比如艾丰经常要求下属用10-15分钟把采访的主要情况和体会讲清楚。
    再有,在出席座谈会的时候,对他人的发言,要学会用  精炼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特别是有的人发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这时候,就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以理顺,提炼,    把主要内容说清楚,这些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关键是贵在坚持。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概括一定要自然,切合实际,符合规律,不能生搬硬套,死拉硬扯,弄巧成拙,不如不用。比如一度流行“XXX”工程,从管理局到小队全是阿拉伯数字。
其次,要善于创新。
为什么用“善于”两个字?我们都知道写文章贵在创新,但是写讲话要“会”创新,能够创的合适才可贵。不是说只要创新就好。因为,讲话内容有的可以进行创新,有的不需要创新。
6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说点什么...

已有1条评论

最新评论...

北冥有鲲2014-11-5 11:14引用

看读者摘要,觉得自己有必要认真看一下

查看全部评论(1)

本文作者
2014-10-17 20:46
  • 4
    粉丝
  • 2003
    阅读
  • 1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