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文语言的运用 1.公文的语言特色 (1)语言风格 ①庄重 语言端庄,格调郑重严厉。主要藉助庄重的语言表明严正的立场和严厉的态度,要对受文者产生必要的强制性。用语不能轻佻。 ②精确 表达意思务必真实确切,是非分明,爱憎分明,无虚假,无措漏,褒贬得当,语言明确,没有它种理解和歧义,无懈可击。 ③朴实 用语平实自然,通俗易懂,明白通畅,通俗易懂。遣词造句不浮华夸饰,无权力渲染之能事,不矫操造作,剔除想象成份。忌堆砌词藻,滥用辞格,半文半白。 ④精炼 简明扼要,精当不繁,每一字句都有实实在在的意思。要务去浮辞,当详则详,当简则简,忌冗长空泛,但又不苟简。 ⑤严谨 含义确切,文句严谨,细致周密,分寸得当。忌语意模糊,含混不清。 ⑥规范 符合现代汉语规则及一般逻辑规律(少数民族的公文为民族语言)。 (2)词语特点 公文所用词语,为规范化的书面词语。忌生造词语,忌半文半白词语。 词语含义确切。一般以双音节词为主,少数庄重、典雅、含义精确的单音节词,如此、何、悉等。使用频率稍高。应使用词形确定、含义精确的特定的公文专用词语。介宾词组、联合词组、“的”字词组使用频率较高。 (3)语句特点 语句应完整确切,在丈中有较强的独立性、要害性的文句,脱离上下文仍不生歧义、不易被曲解、歧解。纯粹起启承转合作用的语句极少。有专门表达公 文主题的主题句。用陈述句多,祈使句居其次,疑问、感叹句式又其次。单句常有较多限定性、修饰性成份。泛指性无主句较多。用“是……的”判定句式较多。复句用得较少。 (4)表达特点 议论、说明、叙述三种基本表达才式在不同文种中侧重点不同。要求直陈其意,不渲染、不扭曲。反映问题全面真实,不事虚构加工。只表述对解决现实具体事务有价值的事理。并且有较强的程式化、规范性。所使用的符号系统统一通用。 2.公文词语的选择 (1)措词准确 认真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使词语的意义符合客观实际。 (2)褒贬适度 注重分辨词语的感情色彩,正确表达作者的立场观点。 (3)防止音调害义 注重词语和语调时语义的影响,以提高表达效果,避免产生歧义误会。 (4)遵循语言法则(下略)。 3.公文语句组织(略) 4.公文中若干事物和概念的非凡表达要求 (1)时间的表达 公文时间的表达应准确,日期应标明年、月、日,不可用笼统的时段:“今年”、“本月”、“上半年”。有的公文在非凡情况下应标示出确切的时、分等。 年份一律使用公历年份的全称。 (2)空间的表达 地名第一次出现的,属国外的应冠以国别,国内的应冠以所属省市名称。国名地名应用标准名称、标准译名,不用别称、简称。填空使用表示处所的代词,以防止误解或费解。 (3)职务、姓名的表达 各种职务和姓名均用全称;遇一身多职时,只列与文件内容相关者;列一身多职的职务时,国内的应先列党内,再列党外,由高至低排序;国外的则尊重对方习惯;国外人士以新华社公布的标准译名为准,后用圆括号注明其外文名称;若干人并列出现时,按一定标准来排序。 (4)数量的表达 公文中数目概念应用确数表示,一般不用约数、概数。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只用分数而不可用倍数;在“增加、提高、增长”等或“减少”、“降低”、“缩小”等词语后,谨慎用“了”宇;度量衡单位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公布妁中文名称。 (5)范围、程度、语气、神态表达(略) 5,修辞格在公文中的运用 修辞方式只有少部分适用于公文写作,公文更主要的是依靠选词与炼句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修辞格的运用,则处于辅助地位。之所以并非所有修辞格均适于公文,这是因为有些修辞格在公文中有妨害直接表意、易生歧义、平增文字符号数量等缺陷,所以夸张、双关、反语、比拟、象征、婉曲、含蓄、幽默、讽刺等修辞格在公文中是不能使用的。公文中常用的只有引用、比喻、借代、排比、反复、对比、换算等几种修辞格。 (1)引用 通过援引现代语言材料的方式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格。使用的频率极高。 (2)比喻 在两种具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不同事物中,用其中的一种来描写和说明另一种。其作用可将道理讲得浅易懂,可增加表达的形象性。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