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篇布局
2.谋篇布局 文章谋篇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所以在确立了机关应用文的写作意图后,就要围绕主旨对整个文章的结构进行谋篇布局,考虑文章的组织构造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2.1 谋篇布局的基本要求 机关应用文谋篇布局的要求是完整、严谨、自然、匀称。完整是指首尾圆合,线索连贯,没有缺头少尾、七零八落、残缺不全的毛病;严谨是指材料组织紧密,主旨严密,结构细密,无懈可击,没有颠三倒四、顾此失彼的毛病;自然是指行止自如,顺理成章,不矫揉造作,没有人工雕琢、牵强附会的毛病;匀称是指层次段落的划分要适度,体态匀称,搭配适当,没有比例失调、前后割裂的毛病。 2.2 文章结构设计 (1)内部结构。所谓文章的内部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内在逻辑结构。不管什么文体,只要有一贯到底的思路,一脉贯通的逻辑,它就必然有一缕贯穿的线索和脉络。作为组织部门,我们平时处理的公文主要是说理性质的文体,基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形态,它自身必须要具有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即:分清先后顺序,有条不紊地表达思想;合乎逻辑,合乎人们的思维形式,使文章流畅贯通;思想脉络细密周严,没有缝隙,没有漏洞。 (2)外部结构。所谓外部结构,就是文章的外部存在形式。 一是层次、段落和标题。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标题在段落、层次划分中期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层次大小划分,标题可以划分为大标题、小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等。机关应用文的标题既要求紧扣文意、层意、段意,不能跑题、偏题和以偏概全,又要求语言简洁精练。层次安排方式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等,最常见的是总分式。“总分式”开始先作总的概括(前言,似“导语”,总结报告中则是总体评价),接着分别叙述。分别叙述的各层次间有一定联系(前后、因果、重轻都可以根据用意来安排),形式上是并列(用序号、小标题或分段)。最后做一个小结(强调式、升华式、号召式、无尾式或惯用结语)。 二是过渡和照应。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内容前后连贯的一种重要结构手段。过渡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先后相关的两个层次和段落上下连贯,前后衔接。 内容转换时需要过渡,由总括到分述之间也需要过渡。过渡的形式有三种:过渡词(于是、就、因此、总之、可是、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等等)、过渡句(如“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过渡段(将过渡句提出来单设一个自然段,一般用在较长的机关应用文中表示内容的明显转换)。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关照呼应,能使结构严密,脉络连贯。常用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题文照应。 三是开头和结尾。机关应用文的开头一般有六种方式: “起因”式。一开始先讲问题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一般使用“由于……”、“鉴于……”或“随着……”等开头;“目的”式。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说明本文的目的,一般使用“为了……”、“为……”; “根据”式。一开始先说明制作公文的依据,一般多是用“根据”、“遵照”、“按照”等开头,即根据某文件要求,遵照上级某指示精神,按照某会议的决定等;“时间”式。一开始先点明某事、某情况的时间,有的是一开始直接写年、月、日,有的是用“近日”、“近来”、“最近”等比较模糊的时间开头,有的则用“……之后”句式开头;“引文”式。一开始先引用文件或领导指示中的一段话作为引子或点明主题。比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事情”式。即把事件、情况一开头就简明扼要地介绍清楚。机关应用文的结尾大体可分为自由式和比较固定式两类。自由式,即随着文章的自然发展,该讲的问题讲完即收。比如法规,该写几条就是几条,最后一条写完即可收尾。汇报提纲把该汇报的内容讲清楚就可打住。会议纪要也是把会议的要点,分条分段写出,不必再加什么“尾语”。这些文种的结尾没有什么习惯用法,更没有格式。但有些文种的结尾则有一定的格式或习惯用法,我们叫它“比较固定式”结尾。比如请示结尾要提出肯定式要求,多用“以上是否妥当,请批示”,“当否,请示”等。指示和决定的结尾,一般要提出落实的要求,如“望各地各部门按照执行”,“把落实情况尽快上报”等。通知结尾一般用“特此通知”等等。调查报告的结尾比较自由,但也有一些习惯用语,使用较多的结尾有,总结性地写出报告的主要观点。总之,机关应用文究竟用什么方法结尾,还是依内容而定。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