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会纵刻和横断。
分类是把复杂的事物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类型,分类后任何类型的事物都没有改变原来事物的性质。而剖析和分解则是相对独立的事物进行解剖,解剖分割后的每一部分却不具有原有整体事物的性质了。运用剖析和分解,可以深入事物内部结构研究事物,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剖析和分解事物通常采用纵剖和横断的方法。
纵剖就是纵向剖切,即从事物的发展过程上把它分成若干阶段,逐段考察和分析。对于本身存在时间阶段和发展进程的事物,写作时可采用纵剖的方法。横断则是横向分析,即从事物内部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上把它分成若干部分,逐一考察和分析。事物中各种要素处于并列关系的事物,写作时则常用横断的方法来分析。比如要写一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大检查的总结,可以用纵剖的方法去分析各个阶段的工作,从中总结出检查工作的做法和成绩。
分析环保形势,认清检查意义
↓
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动群众
↓
统筹组织力量,作好检查计划
↓
分步自查抽查,检查认真细致
↓
严肃执法执纪,奖惩分明斗硬
↓
总结经验教训,搞好环境保护
也可以用横断的方法分析各个侧面的经验,从中探索检查工作的规律。
领导重视,各方配合,检查力量组织落实
广泛宣传,重视舆论,强化全民都保意识
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检查工作不搞形式
政策斗硬,奖惩分明,树立样板促优扶劣
依法行政,综合治理,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不难看出,用纵剖法分类,写出的总结侧重反映工作的进程、做法和成绩;而用横断法分类,写出的总结侧重探索工作中的经验和规律。两者的重点明显不同。而两种方法也常交错使用。
(三)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对任何事物的分析、都离不开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对分析对象的各种因素及其性质作出断定和分析。定量分析是对分析对象及其各种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加以判定和分析。前者注重对事物质的断定,后者注重对事物量的判定。而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因此,要尽可能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使用。这样使分析更加深入、准确,在表达上也更加直观,更有说服力。比如要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如果只有定性分析,会显得空洞,说服力不强;如果只有定量分析,又会显得枯燥,甚至使人不得其要。只有将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才会更准确、深刻、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性质。
除上述分析方法外,还可分析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将放在因果思路中去介绍。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