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领导讲话稿的称谓。称谓是指对受众的称呼,写在正文之前的顶格位置上,根据参加会议、活动和各种仪式的受众不同来确定,分别使用“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常用)等。
总的要求是,称呼要适宜得当,不卑不亢。
3、领导讲话稿的正文。正文一般由开篇(引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开篇。这部分虽然内容不多,表达比较简洁,但在文中处于特殊地位,具有引领全文,确定基调的作用。常见的开篇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开门见山式。即用简明扼要的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讲话的主题,不绕圈子。一般比较严肃的工作会议或部署性、指导性会议常用这种形式。
二是综合概括式。用精练的语言将讲话的主要内容或基本精神进行高度浓缩,概要精当的表述出来。一些比较重要的部署性会议、指导性会议或交流性会议常采用这种形式。
三是提示说明式。在开头先把要讲的主要问题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说明讲话的缘由和要点,以引起受众的注意,这种方式多在专题性会议、座谈讨论会议中出现。
四是阐发意义式。一般适宜于一些重要的部署性、总结性、交流性和礼仪性会议。就是在讲话的开头既概括会议召开的背景,又全面阐明会议召开的意义。
五是开启作结式。先将讲话全文的主旨或结论置以开篇,然后在正文的主体中用事实和依据分别予以分析和说明。一般礼仪性讲话和总结性讲话常采用这种开头形式。
六是自然入题式。开头先说几句“题外话”,将听众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吸引过来后顺势进入正题,这种开篇方式比较适宜于座谈、研讨会议。
七是礼貌祝福式。就是在各种不同的礼仪场合,如表彰庆功会、欢迎欢送会、节日庆典会上对讲话受众或表示祝贺,或表示欢迎,或表示诚挚的慰问,起到宣传教育、鼓舞人心的作用。
(2)主体的结构安排。这是讲话稿的核心部分,应写得充实具体,条理井然。鉴于领导讲话稿特殊的实用功能,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一般包括横向式、纵向式、总分式和纵横结合式4种结构形式。
第一,横向式结构,也称并列式结构。即在讲话稿的开篇,以寥寥数语阐明讲话的背景、目的、意义后,直接展开各部分的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在逻辑上呈横式关系。部署性会、指导性会、总结性或表彰性会议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第二,纵向式结构,也称递进式结构。是指讲话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人们的思维习惯,将其结构安排得循序渐进,层递有序,在叙述论理的过程中,不断使讲话主旨得以确立和深化。部署性、指导性、座谈会议以及领导干部就职、述职讲话常采用这种形式。
第三,总分式结构,具体可分为两种形态,即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以前者居多。先总后分一般在开头部分对讲话全文进行总的概括,明确讲话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或总体评价,然后以此为中心分别进行阐述和说明。总结式讲话、经验交流式讲话常采用这种形式。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即先进行分述铺垫,最后进行总结。这种结构形式的好处是把最重要、最核心的结论性意见或评价安排在结尾,起到余音绕梁的作用,产生较强的说服力与震撼力。
第四,纵横结合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是在纵式、横式结构的基础上,将二者很好地融合起来,形成纵中有横、横中有纵,彼此交错的结构方式。一般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的领导讲话常采用这种方式。这种结构安排,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讲话层序分明的表达习惯。可使讲话议题集中、主旨突出、条理清楚、说服力强。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