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结尾。相当多的实用文体都不一定要有结尾,但讲话稿不同,它一定要有一个结尾。否则,听众会认为,××领导还没有讲完怎么就转身下台去了?
结尾部分写得好,能给听众以完整的印象,使人们能从即将结束的讲话中受到启发,开阔视野,明确方向,增强信心。结尾一般应根据讲话内容的需要,或总结概括,提纲挈领;或自然作结,干净利落;或深情寄语,提出希望;或抒发感情,表达心愿;或强调意旨,引起重视,使讲话充满号召力和感召力。
写结尾要注意两点:
首先,结尾要结在必然收束的地方。主要内容表达完毕了,主体部分结构完整了,文章就到了要结束的地方。这时如果还不结束,听众就会不耐烦。反过来,如果内容还没表达完,主体还不完整,既使有一个专门的结束语,文章也不完整。
其次,可采取自然结束和专门交代两种结尾方式。自然结束不用专门的结束语,但听众都能听得出来,讲话到这里结束了。专门交代则使用模式化的结束语。
(4)领导讲话与工作报告的区别。从广义上说,工作报告也是领导讲话的一种。但具体分析,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领导讲话一般是指各级组织的领导者在各种会议上或公众场合,就某项工作或某一问题表明其基本态度或提出工作要求的应用文。
工作报告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在重要会议上向与会者就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时使用的应用文。
一般的专题性会议不需要工作报告,只要有领导讲话就可以了,而重要的工作会议既有工作报告,又要有领导讲话。
工作报告侧重于对工作的全面总结和安排部署,而讲话则是就某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加以强调或阐述。
4、领导讲话稿的起草要求。由于领导公务繁忙,大部分领导讲话稿都要用工作人员来起草。
各位组工干部,在起草讲话稿时,要注意做到“三要”,把握“两度”。
“三要”:一要领会意图,进入领导“角色”。领导讲话是体现领导思路、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往往涉及领导的政治观点乃至立场。这就要求起草讲话在立意上要尽可能地体现领导意图。
具体地讲,就是要求我们在写作构思时,应迅速进入“领导角色”,站在领导的高度考虑应讲些什么,“不在其位,学谋其政”。
起草讲话的内容,一是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去把握,二是从上级会议精神和相关指示中去理解,三是从讲话的领导一个时期的重大活动中去捕捉,四是从讲话的领导关注的热点、思考的难点和强调的重点中去领悟,五是从当地的实际情况中去发掘。二要胸怀全局,当好领导“外脑”。领导讲话,总是围绕核心内容,站在全局高度发表意见和提出要求。因此,当你为领导起草讲话时,一方面,要胸怀全局,既要善于围绕关键性问题讲意见,还要善于围绕倾向性问题提要求。要知道,领导讲话越能抓住倾向性问题,就越有针对性、越能引起听众共鸣,也越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要当好领导“外脑”,即善于发挥执笔“三分主”的优势。做好“三分主”,贵在布局谋篇要推陈出新。领导讲话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人深省,打动与会人员,也才能更好地传达领导的意旨。在起草领导讲话的创新上,一是创新立意,二是创新观点,三是创新结构,四是创新语言。在讲话的语言上,要做到概括、严密、形象、恳切、通俗、有鼓动性。 三要突出个性,符合领导“口味”。作为领导讲话的起草人,你一定要透彻了解领导的个人特点以及文风爱好,这样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写出符合领导个性特点的讲话来。同时,要针对听众的不同身份,适当引用符合听众口味的名言俗语,并穿插一些听众喜闻乐见的典型事例,以拉近讲话的领导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使讲者“动情”、听者“入神”。要知道,不管是哪一类型的领导,都希望自己的讲话体现很强的思想性、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因为讲话思想越深刻,听者就会越入神;鼓动性越强,聆听效果就会越好。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