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照虎画猫”步骤之一 那么,怎样“照虎画猫”呢? 三个步骤: 首先,了解画猫的规则; 其次,了解画猫的技法; 第三,进行画猫的临摹实战。 下面,我们就“照虎画猫”的三个步骤,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了解画猫的规则。 规则,就是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行业、职业,都有本行业、本职业的规则、规矩。你要学习开车,首先要了解、熟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学习公文写作,同样,也要了解、熟悉、遵守公文的规则。 这个规则,就是公文处理的规章制度。 这方面,学习的资料,主要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办发[1996]14号)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 学习遵守公文处理的规则,其目的有二: 一是使我们从事的公文处理工作,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因为,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亊业单位在党务、政务、经济技术、经营管理等活动中,处理公务的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公文的性质,要求这项工作必须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使我们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提升职业素质。《条例》和《办法》,明确了公文处理的统一标准和规则。执行公文处理的标准,遵守公文处理的规则,会使我们形成良好的、正确的职业习惯,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化为内在的素质。 《条例》和《办法》,作为公文处理的规则,内容系统而全面,包括公文种类、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公文的起草、校核、签发、办理传递、管理、立卷归档和保密等内容。应该全面了解、熟悉并遵照执行。 从公文起草的角度来讲,应该重点掌握的是:公文文种、行文规则和公文格式。 重点之一,要熟悉公文的种类。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14种。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13种。 熟悉公文文种的目的,其一是,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公文文种有那些。我们学习公文写作,就从这些常用公文入手。这样,会使我们少走弯路,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看起来,党政机关的公文有27种之多。实际上,其中有9种是重复的或相同的。它们是: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党政机关的27种公文,除去相同的,也就是18种公文。 而从公文写作的实际看,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种不过五、六种:通知、决定、请示、报告、通报、及函等。 除了上述主要文种以外,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还有:计划(工作要点)、总结、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简报等文种。 而其中最常用的是通知。在公文中,通知的比例,占到百分亡七、八十之多。 因此,对于初学公文写作者来说,先从学写通知入手,打好基础,再逐步学习上边所说的常用的十余种公文,然后再学习其他公文。 其二,熟悉公文种类的目的,还在于使我们掌握不同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文种的区别,避免相似文种的混淆。 《条例》和《办法》的第二章公文种类,对党政机关的27种公文文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用途,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只要我们认真研读,就可以明确不同文种的适用范围和用途;把不同文种的适用范围和用途相互对照,找出不同之处,就会发现文种的区别。 在文种实际运用中,容易混淆的有,请示和报告;不太注意用途和区别的有,决定和通报;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函。几乎所有公文写作的书籍,都对此有论述。这里,就不说了。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