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切实把握公文写作的要点 搞好公文写作,必须:深入了解公文的基本特点,熟练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方,切实把握好公文写作的基本过程。 要点之一:公文的基本特点 了解公文的基本特点,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公文姓“公”不姓“私”,不像散文、诗歌、小说等“私文”那样,可以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想写啥就写啥、想咋写就咋写、不想写就不写,写的好坏也没人管,最多发表不了。文秘人员的写作,也应当公私分明,不能公私不分,更不能因私废公。从事公文写作,就应当深入了解公文的特点,并在写作时予以充分体现。 一是公文有法定的权威性。作为机关喉舌的公文,文成而法立,具有代表制发机关的法定权威性。作为行政机关发布的公文,代表了政府的职权和意图,具有行政领导和行政指挥的权威性,具有法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了解了这个特点,在写作的时候,就要站在机关和领导的角度,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而不是文秘人员个人的角度去写。 二是公文有特定的程式性。一是文种的法定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法定公文的种类主要有十三类、14种,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广义的公文,还包括法定之外的总结、计划、制度、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等机关事务文书。二是公文的格式性。公文的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发文时间、抄送机关、附注及用纸、装订都有统一要求。公文的文风、语言,也自成一格。三是行文的规则性。四是收文、发文的程序性。这些特定的程式,有助于维护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利于文书工作的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对于这些特定的程式,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能违背。(关于这点,随后一科户科长还要详细讲解,这里就不再多说。) 三是公文有鲜明的针对性。所有公文,或是指导工作、布置任务,或是反映情况、请示问题,或是联系事宜、商洽工作,都有具体明确的实用目的,都是针对工作中发生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写公文的时候,要有的放矢,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四是公文还有明显的时效性。每个公文,都有一定的时效,随着形势的发展、情况的变化而变更、失效或废止。公文的时效性还表现在制作和行文上,都有一定的时限要求。写作公文,要抓紧写,不要等到啥都准备好了才动手,行动也要提高效率,争取按时完成,争取提前呈送领导审阅。 要点之二: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 了解公文的特点之后,接下来就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公文写作的构成要素: 公文写作的构成方式要素,象其他文体一样,一般来讲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四个要素: ――主题是公文的灵魂。好的主题要具备正确、深刻、新颖、集中四个特点,要坚持党的方针政策、符合法律法规、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结构是公文的骨架。公文的结构包括公文的格式及公文内容的结构安排。不同的文种、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开头、主体、结尾结构方式,应当尽可能多地掌握。 ――材料是公文的血肉。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是决定公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公文的材料主要包括事实材料、理论材料、背景材料和数据材料,要求典型、简洁、准确。 ――语言是公文的细胞。公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练、庄重、严谨、规范。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