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之三:公文写作的表达方式 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四个构成要素,要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把其恰当地表达出来,形成一篇完整的、高质量的公文。各种文章的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公文也不例外。 说明是公文最基本、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可以说任何公文都需要说明。所有公文,一般都需要对目的、意义、起因、做法、要求、基本情况等作出说明,尤其是决策性、规定性文件,几乎块块、段段、条条都离不开说明。因此,要加强对说明的研究,认真掌握其特点和规律,这对提高公文的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议论在公文中用得很广泛,要做到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可靠,论证周密、有力。 叙述在公文中也比较常用,要根据文种及主题的需要,突出重点,概括、简明。需要注意的是,叙述要与议论很好地结合起来,因为叙述一般都是为议论服务。 描写、抒情在公文中很少使用,但在通报、嘉奖令、领导讲话等叙述性较强的公文中可以使用,也应当掌握,目的是加深受众印象,增强文稿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公文语言表达方面,还要讲究修辞。修辞属于艺术的范畴。在某些文种和语境中,适当运用排比、比喻、借代、双关、象征、引用、设问等艺术修辞手法,可以显著增强公文的表现力,使公文新鲜活泼,生动感人。 要点之四:公文写作的思维方式 公文的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最终要靠思维把其运筹起来、并调配得当。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也是公文写作的关键。公文写作的思维,大多数文种是用抽象思维,少数文种如需要描写、抒情的文体要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辩证逻辑,就是哲学;二是普通逻辑,也叫形式逻辑;三是数理逻辑。辩证思维作为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这个大家都学过,不再多说;数理逻辑,就是数字和定理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公文有关系但关系不大,也不再说。因此,我只着重谈谈公文写作必须掌握的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是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的学问。公文写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与概念、判断、推理打交道的过程。市政府李东武秘书长曾经说过,如果不懂得形式逻辑,就不可能写好公文。就是写了,自己看了很满意,出了问题也发现不了;别人猛一看闹吵吵,有些观点也很新很深,但仔细一看,种属概念混淆,判断不明确,推理强词夺理,层次不清,不合逻辑,经不起推敲。因此,要写要公文,必须精通形式逻辑。 要点之五:公文写作的基本过程 掌握了公文的基本特点和公文写作的基本方式,就可以进入公文写作过程了。公文写作的基本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收集资料、编拟提纲、撰写、修改、校对五个环节。 一是收集资料:这是前提。要全、新、准、实。 二是编拟提纲:这是关键,是成功的一半,纲举目张。要从大处着眼,往细处入手,向精处锤炼。要拟好各级标题,布局好素材。 三是撰写:依照提纲,设置场景,闭门造车,一气呵成,一挥而就。设置场景,就是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进入角色,弄清“五个要素”,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对谁讲。 四是修改: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要先大后小,先粗后细。先改结构、段落、标题、观点,后改语句、词汇、文字和标点符号。 五是校对:细节决定成败。把好材料出手关。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