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几种机关常用材料的写作初探 主要谈谈总结材料、调研报告、领导讲话的写作。 (一)总结材料 总结是机关一种常用的事务文体。总结的主要对象是本地区、本部门、总结者本人的实践活动。总结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总结是情况汇报、通报、报告等其他文种写作的基础,很多调研报告和领导讲话也离不开总结。机关工作需要总结,个人有时也需要总结。研究总结文体的写作,用途很广,很有必要。 1、 总结的种类 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学习总结、活动总结等; 按范围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部门总结、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等; 按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半年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等。 2、 总结的基本结构: 总结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工作基本情况:即在特定的阶段做了什么工作,采取了哪些方法和措施,取得哪些成绩等; 二是归纳经验和体会:分析取得成绩的主客观原因,提炼出规律性、启示性的认识; 三是找出问题和教训: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途径; 四是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即今后工作中如何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再上新台阶。 总结主体结构一般大致上有九种模式:即“做法-成效-体会-问题-打算”式,“背景-做法-成效”式,“意义-做法-成效”式,“成绩-体会-问题”式,“成绩-问题”式,“做法-体会”式,“成效-体会”式,“做法为主”式,“体会为主”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式。 (二)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是机关工作人员掌握情况,研究问题,提出建议,服务领导和机关决策的一种常用而重要的事务文书。要写作调研报告,应当: 在“调查”上下功夫,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说服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写稿权。 在“研究”上做文章,确保调查报告的指导性。对调查所掌握的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思考,抓住主要矛盾,找出规律性,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实现认识的升华。 在“结构”上巧安排,做到眉目清楚,条理分明。基本情况类、典型经验类、查实问题类的调研报告,有不同的结构布局。开头要简要交代调查的基本情况和核心内容,开宗明义,吸引读者。大体上有纵式、横式、纵横结合的三种不同的方式。结尾可有可无。若要结尾,应当做到简明扼要,意尽言止。 在“表达”上施笔墨,把叙述和议论有机结合起来,用语生动活泼,耐人寻味。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