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比较尖锐、鲜明,而且有较强的吸引力,—般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采取双标题的形式。如《亟待培育的一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湖北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情况调查》,正标题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能引起读者注意,副标题说明调研的内容,对正标题作了必要的限制和补充。这类标题综合了以上几种标题的优点,是应用性、专题性乃至学术性等调查报告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还有一些用新闻句式甚至文学句式,像“民营企业党旗红”、“为有源头活水来”等,形象生动。这类标题多用于总结经验、推荐典型,一般应配上副标题,加以说明主题。 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无论采取哪种标题形式,都要求概括、简明、新颖、对称。也就是说,标题要能总括调查报告全篇的内容;要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调查报告的主题;要有新鲜感,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要与调查报告的内容相对称,既不能“帽大于头”,也不能“帽小于头”。要根据调研内容的需要,适当搞点创新,变换一下句式和表达方式,使标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我们有份调查报告,开始拟的标题是“××镇引进民营资本建设集中供水工程的做法与启示”,平铺直叙,不了解情况的看到是一个镇建个水厂,没什么了不起。后来见省领导讲话中提到过“引进民营机制,是搞好水厂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就直接引用后面一句话“搞好水厂建设的一个大问题”作为正标题,把原先拟的标题作为副标题,一下子把文章的立意提高了许多,也比较简洁、醒目,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同样,利用二、三级标题的一些变化,也有助于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在不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的前提下,适当采用“新闻句式”、“文学句式”等做标题,换换胃口,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好开头。文章的开头也很重要,一般要概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交待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什么方法,以及简要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 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须点出报告的主题,让阅读者开宗明义,了解作者的意图。开头部分常见的写法有: 主旨直述法。即在开头中着重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宗旨。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主要宗旨和基本精神。因此,它是一种常见的开头写作方法。 情况交待法。即在开头中着重说明调查工作具体情况,如时间、地点、对象等。多用于比较大型的、综合的报告。 结论前置法。即在开头中先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在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中去论证。这种写法开门见山,使读者对调查报告的基本观点一目了然,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前言写法。 提问设悬法。即在开头提出问题,给人设下悬念,可以增强调查报告的吸引力。 开头部分的写作方法非常灵活,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究竟采用哪种写法,要视调查报告的种类、目的、主体部分所使用的材料,以及调查报告的篇幅等情况,作适当选择。但一般应点出主题、交待背景、明确目的,力求简明扼要,只有比较大型的调查报告,才应写得详细一些。 突出亮点。写调研报告像厨师做菜,要把最得意的主菜突出出来,有的还要作专门的介绍,充分调动食客的胃口。当然,其前提是菜要做得好,也就是亮点要“亮”,有独到见解,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在此基础上,用适当的形式突出自己想要突出的东西。常用的有: 开头提示。采用按语、提要、简介等,置于文首。简明扼要地说明文章的主旨、重要观点、结论等,便于读者阅读理解,甚至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变体强调。为避免重要情况、观点或结论淹没文中被忽略,可以将希望引起读者注意和重视的文字变个字体,或者打下划线加以强调,吸引读者的目光。 标题概括。用一小段话概括主要观点、结论等,用来做二、三级标题,提纲挈领,承上启下,提起读者的兴趣,节省读者琢磨思考的时间。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