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浅谈公文的语言艺术

摘要: 一、 公文语言提倡简洁、精炼,所谓“要言不繁”、“惜字如金” 好的公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作者非常重视语言的提炼,力争做到言简赅。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第一部分“三个伟人”、“三次巨变”的高度概括,便函把自 ...
文稿修改演播室



      二、公文语言贵在质朴、追求自然晓畅
      公文应多用民法述性语言,开门见山,直叙胸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15000字,大量使用直叙性语言,语义明确,明白易懂。《决定》内容共12个部分,各部分都用一句简短、明确的话作标题,句式全是陈述句,每一句都以一两个关键词为中心,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不加额外的修饰。在正文中也是如此,每个自然段都以一句极富有概括力的话起手,讲出此段的中心意思。随后再分层次、依照内在关系分述,一句和一句之间看似随意,但逻辑严密,说理层层递进。比如,在论及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时是这样论述的:“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但目前仍不合理。主要是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模经济,缺乏市场竞争力。”接着,直接就提出了对策:“要区别不同情况。继续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极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竞争性领域中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对产品有市场但负担过重、经营困难的企业......,产品没有市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和资源枯竭的企业......。”类似这样的段落在《决定》中比皆是,这些语言看似平淡,实际上寓意深远,概括力很强,虽然朴实无华,但并非随意道来,而是深思熟虑、独具匠心的结果。
      公文还应尽量使用大众化语言,不用冷僻字。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历来提倡写文章、作报告要通俗易懂,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的语言”。他们写的文章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语言朴实无华,说理清晰明朗,既没有深奥的典故,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读来朗朗上口,听来句句实在。在谈到祖国统一大业时,邓小平同志说:“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形象地阐明了大陆与台湾不存在根本冲突,而要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尽快实现和平统一的共同愿望。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7-17 20:44
  • 4
    粉丝
  • 1742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