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0

公文语言应讲究文采

摘要: 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的书面行文,它以实用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可行性,这就要求语言表达必须简洁、平实。然而这个标准只是写作公文、运用语言的起码要求,我们应当按照更高的标准,有效地 ...
文稿修改演播室
    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公务的书面行文,它以实用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可行性,这就要求语言表达必须简洁、平实。然而这个标准只是写作公文、运用语言的起码要求,我们应当按照更高的标准,有效地发挥公文的作用。这个更高的标准就是要讲究公文的文采。早在1958年,毛泽东就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他所说的“生动性”、“鲜明性”就是指公文要讲究文采。一篇公文,既讲得对,又讲得通,讲得好,才算是上乘之作。近年来,不少人认为公文语言要庄重平实,而庄重就不能抒发情感,平实就不能使用华丽的词句。于是公文语言在运用上便越来越枯燥乏味,在表情达意上便越来越平淡肤浅。更有不少人认为公文属于应用文,又不是文学作品,只要把话说通,没有语病就行了,要什么文采。于是不少公文便只有抽象的道理,缺少具体的形象。只有一二三四的叙述,没有生动鲜明的论证。例如:某委的《关于学习×××讲话的通知》中写道,“各级党委必须把学习贯彻×××讲话作为近阶段工作的一个中心,在学习贯彻中,一要提高对学习×××讲话的认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学习;二要加强学习的组织和领导;三要搞好‘四结合’、‘五区别’,真正把学习引向深入;四要通过学习促进市委提出的七项任务、八个目标的实现。”这样的公文虽然合乎规范,也有章法,却是没有生气,缺乏真情实感,形式呆板,语言枯燥,不要说群众不愿意看,就连写作者自己读起来也味同嚼蜡。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历史上许多公文佳作,如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三国时诸葛亮的《出师表》、西晋李密的《陈情表》,以及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不少文件,它们在语言运用上都堪称简洁的典范。然而我们细细品味这些佳作,它们的语言表达明确而不单调、庄重而不刻板、简洁而不平沓、平实而不枯燥,除了表达了重要的内容外,还提高了公文的有效性,增强了公文的可读性。虽然这些优秀的公文早已失去了其实用效果,但至今仍在流传,成为百读不厌的范文。究其原因,讲究文采是其主要因素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增强公文的文采呢?

  一、 辞格的运用

  辞格,也叫修辞格,是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而采用的具有明显特点的修辞方式。早在2400年前,《论语·宪问》中,记述了郑国的一个外交文件的撰写程序,即草创、讨论、修饰、润色。这里的修饰和润色都是讲修辞的。公文语言常用的辞格主要有比喻、排比、层递、对比、反复、对偶等近十种,正确地使用这些辞格,可以增强公文语言的形象色彩。例如:(1)城市的车站、商店、饭店和繁华的商业区,是城市的“窗口”和精神文明的缩影。(2)各单位要不失时机地搞好现场宣传鼓动。把横幅挂起来,把彩旗插起来,把板报办起来,把口号喊起来,把歌曲唱起来。(3)对于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他属于哪个单位,无论他的职务高低,都要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决不允许有丝毫例外,更不允许任何人袒护、说情、包庇。(4)各级领导干部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领导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5)要在全国党员中重新叫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在前,荣誉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等口号,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例(1)以“窗口”和“缩影”为喻体,形象地说明车站等地点在城市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例(2)运用排比句式给各单位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不仅使语言显得很有气势,而且也易于引起阅文者的注意。例(3)运用层递句式,从“不管是什么人”到“不管他属于哪个单位”,再到“不论他的职务高低”,由概括到具体,分三个段次逐步下降地说明事理,脉络清晰,步步深入。例(4)用“不是技术性的问题”与“而是领导工作中的原则性问题”作对比,突出强调了后者。例(5)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提出了许多振奋人心的口号,既琅琅上口,又便于记诵。

12下一页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说点什么...

已有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本文作者
2012-7-17 20:45
  • 4
    粉丝
  • 958
    阅读
  • 0
    回复
作者其他文章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关注迪恩网络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5562103797
EMAIL:3318850993@qq.com
地址:威海市创新创业大厦2702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