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鲜明简练的拈字艺术 公文语言常常拈出少量的字来概括许多内容,信息量大,概括性强,使人感到鲜明夺目,达到以少代多,以简驭繁的效果。例如:(1)把烟草公司办成经济实体,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积累,实行产供销、人财物由外贸统一管理和经营,是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例(1)将某些内容凝缩提炼成产供销、人财物,不仅体现了“文约而事丰”的公文语言特色,而且整齐匀称,使人过目不忘。这种表达方式,在公文语言中已形成为一种凝缩语词的固定方式,被广泛使用。如“传帮带”、“责权利”、“粮油棉”、“关停并转”等。例(2)是在拈出的字前加数词,类似的还有“三个代表”、“一穷二白”等,使语言富于变化,既耐人寻味,又富于幽默感。 三、 四字格的广泛使用 四字格是最具汉语和汉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符合汉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正如吕叔湘先生所指出的:“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四字格能把复杂的内容集中浓缩在短小精悍的语言形式中,读起来铿锵有力,悦耳动听,表现力很强,体现了汉语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公文语言中用得相当普遍。例如,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一口气用了24个四字格成语和熟语来说明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和危害”:“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这段话句式上使用了排比、层递、借代、比拟修辞手法,形象地把官僚主义的丑恶嘴脸活生生地描绘在人们的面前;气势上具有强烈的雄辩性,让人感到无可辩驳,且理直气壮,一气呵成,势如破竹,感染性强,产生了生动良好的效果。虽然我们说公文语言是讲究文采的,但它不像文学作品那样主要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而是充分采用汉语的形式美和韵律美来构成其特有的美质和文采,因而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在公文写作中切忌堆砌华美词藻或随心所欲的修辞,否则就会“作文害道”,使公文不伦不类。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就不能表达出高卓精审的思想;有了好的意旨,还必须用与之相匹的言语来表达。只有言意密合,言随意遣,公文才能真正达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