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通过实际调查收集 坚持调查研究,是领导和机关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途径,也是收集材料特别是实际情况的主要渠道。有些文种如工作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典型材料等通过调查掌握第一手情况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也需要调查了解,不仅可以核实已掌握的材料,而且可以发现新问题、新经验、新动向;重点情况,尤其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应注意四个问题。 一要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查研究也是一样,调查前的准备不充分,是不会取得满意效果的。要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通常做好四个方面: 一是理论上的准备。围绕要调查的问题,先学习上级的有关精神,做好理论政策上的准备,这样调查中衡量问题才有正确的尺度,立意才有正确的依据,搞出的调查研究成果才能符合上级的精神,使之更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是信息上的准备。对调研的问题,要事先放在宏观上去衡量,看看这个问题有没有普遍性,兄弟单位搞过没有,别人是怎么分析的,解决到了什么程度,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去深化。不然,不看全局,不顾左右,耳目闭塞,信息不灵,就可能出现别人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经验已经出来,你还当新问题去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的问题没有普遍性,这样,必然是劳而无功或用处不大。 三是资料上的准备。要对调查研究对象的过去,特别是最近的情况作必要的了解,凡是能够找出来的有关材料,都应该看一遍。这样,既可节省调查时间,又能从中掌握调查线索,避免“大海捞针”。 四是拟制调查提纲。调查中计划找哪些人,提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等,事先都要列出个详细的提纲。这样,就可以使调查从一开始就成为有目的的活动,就可以少走不少弯路。另外,除进行一些检查、案件、批评等类的调查外,通常应给被调查的单位和个人提前打个招呼,让他们思想上早有准备,以便更好地提供情况。 二要端正调查的态度。调查要下真功夫。毛泽东同志曾把调查研究形象地概括为“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两种形式,“下马观花”式的调查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沉得越深,工作越实,获得的资料才越真实越丰富。毛泽东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现在,调查研究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名不副实的调研活动还不少,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论证式”调研。事先定好框框,然后到基层转一圈,一旦搜集到自己需要的例子便“打道回府”,调研变成了为自己的设计找证据。二是“命题式”调研。上级对什么感兴趣就围绕什么搞凋研,领导强调什么就围绕什么做文章。目的之一是为了得到上级的肯定,对解决问题指导工作考虑不多。三是“走马观花式”调研。有少数调研组不是深入群众之中了解情况,口问手记,而是“团营转一转,师里吃顿饭”,开几个座谈会,便可回机关妙笔生花。端正调查研究的态度,起码要做到四点: 一是眼睛向下,坦诚相见。应该看到,机关干部下去调查,既是开展工作,又是向下面学习。因此,必须要扎扎实实地“沉”下去,和调查对象,尤其要和基层官兵打成一片,以平等的身份、诚恳的态度来调查,既不能浮在机关搞“来料加工”,又要切忌下去以后摆架子、施压力,否则干部战士是不会买你的账、不会讲心里话的。搞好调查采访要注意端正作风。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没有一个好的作风是不行的。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