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借代
人们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时往往不直接用某人某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它有关的人或事来代替它,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也叫“换名”。比如用“祖国的花朵”代替“少年儿童”等。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关性,即借体和本体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排除相似关系),这是借代的明显特征,也是构成借代的基础。例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用“一针一线”代替一切财物。“一针一线”和“一切财物”有着部分和整体的密切关系,“一针一线”叫借体,“一切财物”叫本体。 根据借体的特征及其与本体的关系,借代的主要方式有如下几种: l.以特征、标志代替本事物。如: ②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例②中的“枪”指代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是本体,“枪”是借体。由于枪是军队常用的武器,二者密切相关,很自然地引起人们的联想。这里是用军队的特征代替本体“人民军队”。 ③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没”的原则。现在各方面建设任务很重,要统筹安排财力,正确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把人民生活放在优先位置,保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按时发放。(**《当前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例③用“吃饭”代替人民群众的生活所需。生活所需包括多方面,如衣,食、住、行等,而“食”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④上午坐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下午围着色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 例④则用“轮子”指代小轿车,“盘子”指代大吃大喝,“色子”指代麻将,“裙子”则指代青年女子,连用四次借代,讽刺了某些干部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2.用专名代替泛称。如: ⑤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多次郑重地告诫全党,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防止因胜利而骄傲,以功臣自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等情绪的滋长,要警惕别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毛泽东同志曾经把掌握全国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并且语重心长地说,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不能从北京退回去,退回去就失败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例⑤中的“李自成”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带领起义军攻入北京,**了明王朝。但进京后,便居功自傲,被胜利冲昏头脑,失去警惕,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族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李自成迎战失利,退出北京。起义失败。这里用“李自成”代替**反动政权后而居功自傲,最后失败的农民起义军。 3.用具体代替抽象。如; ⑥拿中国的情形来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例⑥中以“小米”代替军需供应,用“步枪”代替人民军队落后的武器装备,用“飞机”“坦克”代替美国供应给蒋介石军队的先进武器。这里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给人以具体、形象、深刻的印象,收到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4.用部分代替整体。如: 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例⑦中将“帆”代船,是用部分代整体。 ⑧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例⑧将“一山一水一革一木”,“一针一线”代替一切资源、一切财富,这是以部分代整体,它起了强凋语音的作用,使语 言表达更形象、鲜明。 借代的方式很多,以上仅介绍了机关应用写作中常见的几种。 借代与借喻有相似的地方。借喻是喻中有代,以喻为主,借代是代而不喻。例如: ⑨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家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好象枯树的枯头久重开花蕾,引来了一群群蜜蜂、蝴蝶、小虫。(冯骥才《雕花烟斗》) 例⑨是借喻,作者用“蜜蜂”、“蝴蝶”、“小虫”来比喻各种不同的客 人,用以比喻各种人物的本质,例⑨是比喻。 ⑩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人民自己……(方纪《挥手之间》) 例⑩用中国历史上某些有重要影响的统治者来代替历史上所有的统治阶级,这在本体与借体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这是借代。借喻侧重相似性,即“此”与“彼”两种事物在某一点上的相似;借代则侧重相关性,即“此”与“彼”是相关的。如:“他喜欢读之乎者也。”用“之乎者也”代替古籍。另外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运用借代,选择的借体必须有明显的代表性,叫人一听就知道所指称的事物,而不产生岐意。有些无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使用的借代,本体事物在上下文要交待清楚,否则会叫人不知所云。另外,用形体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它的褒贬色彩和使用的场合。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