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仿词
四、仿词 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这种修辞方式叫仿词或仿拟。仿词有多种形式,有词语的仿用,句子的仿用,格凋的仿用等。 词的仿用,是将现成合成词中的某个语素加以替换,以组成临时性的言语新词。例如: ①希望大家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工作,促进这一工作,而不要促退这一工作。(周恩来《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例①“促退”仿“促进”而造,说法新鲜,用词简练,启人深思。 ②经验使我知道,我在受着武力征伐的时候,是同时一定要得到文力征伐的。(鲁迅《准风月谈·后记》) 例②“文力”是仿“武力”而造,指**反动派的文化围剿,用词简练、形象。 仿词中运用较多的是对成语的仿用,就是把人们熟悉的成语进行仿造。例如: ③也有另一种人,他们不分方言中的精华糟粕,不经提炼加工,一律照搬录用,结果,北京人读不懂上海人写的作品,浙西人对浙东人的作品也只能“望书兴叹”,而影响作品的流传。(倪墨炎《鲁迅与方言》) 例③中的“望书兴叹”是仿成语“望洋兴叹”而造。 句的仿用,是把人们熟悉的或俗语中的某些成分加以改换,赋予其新的内容。例如: ④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还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例④将原句中的“伤心处”改为“评级时”批评某些追求功名利禄的极端个人主义者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漠不关心的态度。 格调的仿用,就是模仿某些语段或篇章的格式、语调,表达另一种思想,即“旧瓶装新酒”。例如:有人模仿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而写了《官德铭》: 陋 室 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得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全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 官 德 铭 官不在高,秉公则名。 权不在大,清廉则灵。 斯是至理,纵贯古今。 人民乃父母,天下为己任。 谈笑和百姓,往来绝奸人。 全心养浩气,读经论。 无铜臭之熏脾.无私欲之伤神, 治事只唯实,探理唯求真。 孙文曰:“天下为公”。 《官德铭》的拟作,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它表达了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优良作风的可贵,以及清政廉洁的重要。 运用仿词应注意的问题: 1.要为正确地表情达意服务,不能单纯追求语言的笑料。 2.仿词是临时造词造语,只有和原有的词语一并使用,相互对照,才能成立,而不能乱造。如果仿词单独出现时,原词语必须是人们所熟知的,否则,人们则不知所云。 |
说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