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排比。是指排比的各项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排列顺序。例 如: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这是由三个复句组成的排比。由“害己”、“害人”到“害革命”,由近及远,逐层深入,深刻有力地揭示了主观主义作风的严重危害性, 引起人们的警醒。这是一种递升排比。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这是一种递降排比,指出了“三个代表”思想是立党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也就失去了执政的地位,失去了力量之源。 党的十五大号召全党同志,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加紧培养适应斯世纪要求的中青年干部》) 这是递进排比,强调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在写作中,有的作者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而滥用排比。常见的毛病是: 1.不顾内容表达的需要而堆砌。例如: 张光伟同志苦练军事技术,连续三年没出情报差错,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是我们学习的好表率,是我们学习的好楷模。 “是……榜样”,”是……表率”,“是……楷模”,形式上虽是排比,但纯属生拼硬凑。因为“榜样”、“表率”、“楷模”是同义词,迭床架屋,没有任何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要根据表达内容和情韵的需要,能用则用,不能用则不用。在内容上,如果没有三项或三项以上能够 排列起来的“项目”,就不必生硬拼凑,做到“全面而不罗嗦,周密而不堆砌,深挚而不浮浅”,不能追求形式而破坏内容。 2.排比各项的内容轻重不相称,内容上互相包容,违反逻辑。 例如: 军队院校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要出人才,出成绩,出谋略。 “人才”,“谋略”是特指,而“成绩”是泛指,“成绩”与“人才”、“谋略”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三项连用,违反逻辑。 六、顶真 在机关应用写作中,有时用顶真修辞方式。如:“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种修辞方式是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形成上递下接,承前启后的形式, 这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蝉联顶真等。 在叙事推理时,运用顶真修辞方式,便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 连琐关系,表示事物的发展过程,使语言表达环环紧扣。 例如: ①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泉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例①利用句子形式上前顷后接,首尾蝉联的特点,层层推进,把正确的部署、决心,判断,周到必要的侦察,连贯的思索之间的相依存的内在联系作了清楚的阐述。说理周密严谨,表达如行云流水,气势贯通。 在行文说明问题耐,运用顶真修辞,便于补充被说明的问题。 例如: ②我们应该尊重专家们。专家们对我们的事业是很可宝贵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例②在说明专家的作用时,前一句似语意宋尽,运用顶真的修辞的 方式进一步补充解释,使语意表达得完整、充实。 ③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拿国际水平的尺度来衡量一下,中国是一个落后国家,即使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20世纪末算起也还需要50年左右的时间。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才能改变落后;要学习先进,学习先进才能赶超先进;要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才能赢得人心。(李瑞环 例③三次运用顶真方法,把“承认落后”、“学习先进”、“加快发展”作为“改变落后”、“赶超先进”、“赢得人心”的条件。 ④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条心。 例④用顶真方法,说明处理军民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要达到的效果。 |
说点什么...